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四级托管 多方共赢——山西省农科院联合社生产托管模式调查

2018-07-30 16:21来源: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今年,山西省平遥县用了3个月的时间,快速实现了6个乡镇100多个村的农业生产合作托管。
  “我们以高于市场价1到3分钱收购玉米,引导整村整乡整县农户合作起来进行生产托管,建立了县乡村托管体系。县级联合社统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平遥县农委王江涛说。
  当下,农业生产托管并不鲜见。平遥实践的特殊性在于,农户自己成立合作社,把生产托管给合作社;重构了农业生产关系,村级合作社内农户建立合作,乡、县联合社内同级合作社以合伙人制实现联合,大抱团改变了小农户在生产中的弱势地位,成为产业链上的整合者。
  “小农户为主体的联合社,可以横向整合农资、农机等环节建立全产业链联盟,实现产业升级,解决好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问题;纵向实现了县乡村农户的抱团,农户可以参与合作社剩余利润的分配,收益空间变大,可解决好产业链延伸如何增加农户收益的课题。”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所长邵林生说。
  以粮补为杠杆的产业联盟托管
  当前,玉米产业面临国外大量进口,国产大量卖不掉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国内玉米种植成本过高,市场竞争力弱。
  一户种两三亩地,粮食生产是兼业,用不用良种良法,农民对此不敏感,经济效益也不明显。土地碎片化经营成为生产成本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用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种植,首先实现规模化,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有效降低玉米种植成本,使国产玉米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才是玉米产业的治本之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所长邵林生说。
  农民没有获得感的农业生产托管,很难迅速得到农户认可。基于此,2017年,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一家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农业企业,以每斤高出市场2到3分钱的价格对农户的玉米代销代储,吸引农户参与托管,共托管230多户的6400多亩土地。企业还参股该县百川、喜丰、双赢等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服务山阴县30多个合作社的生产。
  按照托管合同,该企业为农户提供代购农资、代耕代种代收等“七统一”的优惠价生产服务。企业则从抱团实现的农资购买、农机服务等环节溢出的议价能力和规模种植实现的优质中获得优价等方面获取收益。
  “托管+粮补”的方式既解决了土地节本、增产的问题,还给农户带来了增产增收的获得感。
  “‘山阴模式’2018年的托管面积达到了2.6万余亩,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种植。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没克服,一是没有整村推进,区域内的碎片化问题没得到全面解决;二是企业主导的合作社,农户在产业链延伸上的收益增长空间不大。”邵林生说。
  以县域为切入点的四级联合社托管
  经过总结,2017年秋天,山西省农科院开始进行联合社托管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在平遥、山阴、忻府区等地,以县域为平台的切入点进行联合社的布局。
  玉米所采取两步走的路径,第一步从上到下先选择人,采取先选择县级联合社理事长人选、县级联合社理事长再在适合托管的各乡镇选择乡级联合社理事长人选,各个乡级联合社理事长人选再在各村选择村级合作社理事长人选。第二步从下到上进行从村、乡、县、省,各级合作社的联合抱团。
  选择各级联合社负责人是建立体系的核心环节,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平遥把实践放在村级合作社负责人选用上。优先选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在乡级联合社人选上,重点考虑有影响力和能力的本乡镇某村的村干部。
  平遥县所形成的联合社体系,把产业链条中最弱势的群体农户变为了一个最有话语权的群体,农户不仅获得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议价能力,还获得了参与合作社剩余利润分配的机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