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督察回头看:世界之最与土作坊都在赚污染的钱
油污遍地,恶臭阵阵,危险废物露天堆放,明令要求停产,却在夜间偷干活,说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实则不过一个“垃圾”产业园……6月19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带队的在宁夏自治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进行的“回头看”督察还原了保护区内企业假整改的真面目。 督察组发现,宁夏自治区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依旧,重叠范围内仍存在多家化工、拆解企业,甚至还发现了新增项目;督察组随机抽查了6家企业,环境污染或风险问题均十分突出。 而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明明是整改责任主体却当起“甩手掌柜”。 在督察组检查过的地区,无论是爷儿仨办的土作坊,还是有着“世界最大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之称“宁夏天元锰业公司”,都在赚着污染的钱。 就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破坏问题,翟青专门约见了银川及灵武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同时,督察组对有关情况正在开展进一步调查。 爷儿仨办的土作坊入驻园区 位于毛乌苏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荒漠类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然而,2013年7月,宁夏自治区发改委的一纸批复却将保护区内1293亩的实验区变成了一堆“垃圾”企业的聚集地。 根据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的《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93亩的实验区将建设“西北地区科技含量最高的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再生资源网络购销、有色金属再生加工、电子废弃物及金属型材加工、再生资源建材加工、非金属资源再生利用加工、报废汽车拆解及二手车交易、陆港物流中心等。 如果不是2016年7月12日至8月12日,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宁夏自治区的环保督察,或许“西北地区科技含量最高的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真相至今无人揭开。2016年11月,第八督察组在向宁夏自治区反馈督察意见时明确指出:“自治区发改委批复《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1293亩。” 宝利达化工公司(以下简称宝利达)是6月19日翟青一行在园区内检查的第一家企业。这是一家以废油为原料进行再加工利用的企业,表面看企业有规模、厂区也还算干净。但越往深里查,恶臭、危险废物处置混乱等问题一个个露出马脚。 “你们的危废到底去了哪里?”顺藤摸瓜,督察组按照宝利达危废负责人王天齐的说法,来到杰瑞邦达环保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杰瑞邦达),本来是想看他们是如何处置宝利达转来的危废的,结果却发现,名为环保公司的杰瑞邦达收集来的危险废物不仅露天堆放,而且原本已被叫停的这家企业仍在夜间偷偷生产。 尽管督察组反复提醒要说实话,但杰瑞邦达负责人仍然谎话连篇。督察组在现场发现,杰瑞邦达约2000吨油泥(属危险废物)就堆放在未作封闭处理的简易贮存池中,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严重。 6月19日傍晚7点多,一块竖立在地上的巨幅“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灵武市众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招牌引起了督察组的注意。临时停车,督察组顺着招牌来到一家废旧汽车拆解“企业”。 进入厂区后,一个满身黑色油污的中年男子告诉督察组,他就是“企业”老板,名叫杨学明。一走一冒烟的土路,从废旧汽车上拆下来的一堆一堆地汽车零部件胡乱地堆放,整个厂区高低不平,没有落脚之地,油污呈团状散落在厂区的每一个角落。 这家“企业”在督察组到来前其实也做了功课:用黄土掩埋厂区内隐蔽处的一团团油污。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陕西彬州市委市府被指欠八百万 省纪委监委核查 05-29
- 简政放权,看看这11部法律作了哪些修改 11-05
- 10天生产9.1吨!“猴头菇菌种基地”咋成制毒窝点? 04-24
- 人民日报评论员:"反契约陷阱"给世界经济带来失序风险 07-14
- 史上最失败舆情公关案例:涉失实披露 京东或将遭集体诉讼 09-07
- 内蒙古一退休厅局级领导干部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12-01
- 携手踏上亚太繁荣发展新征程——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 11-13
- “温比亚”强势北上 豫皖苏鲁多地暴雨破历史极值 08-20
- KTV擅用音乐电视作品作者可主张表演权 07-29
- 山东:公开悬赏100万缉捕50名重大逃犯 08-17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