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51岁高考生的世界:22年参加高考考到两鬓发白(2)

2018-06-20 18:39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
  在备考方面,梁实向来是不惜血本的。今年4月,梁实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有一个教辅机构出的一套“冲刺高考”的试题,一套题300元,在四川地区只卖200套,错过了连买的资格都没有。他心里很清楚,对方是在利用考生的心态做饥饿营销,但他还是忍不住去买。“万一真有个题被猜中了呢。”
  梁实说,这么多年来,他早就习惯了别人嘲讽的目光和言辞,他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在他看来,自己要做的事,不能因为别人的指指点点就放弃,把“终身大事”搅黄了。
  “你嘲笑我,我心情好时无所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还把你嘲笑回去。你嘲笑我啥,你凭啥笑话我。我不怕你说我不行,也不怕你说我瓜(四川话意为‘笨’),我更不会因此受到打击,因为我的内心非常强大。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梁实捂着嘴笑着说。
  但年岁渐长,梁实的想法也不得不更务实一些。“如果还把四川大学当目标,可能再过五六年也未必能考上。退一步吧,能读一个好一些的二本也行。”
  梁实说:“上大学是我这辈子必须攻克的目标,不会设置一个期限,除非哪一天,自己的智力、体力都跟不上了,那时我才会认输,否则,我这辈子都会死磕下去。”
  “他陷入太深,出不来了”
  20多年来,梁实的建材铺辗转了几个地方。如今一年只有十多万元的收入,仅够维持一家人生活。但梁实却看得很开,钱多的时候就多花点,钱少的时候就少花点。
  梁实和妻子刘群在成都有着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装修简朴,房子中最显眼的,是梁实备考用的资料。沙发上、阳台上、餐桌上,梁实的复习资料随处可见,甚至床头放的都是高考冲刺试题。
  刘群对现在的生活还算满意。如今,儿子已经在美国读研究生,一年才有机会回来一趟。梁实说,儿子很争气,还考上了研究生,这让他很欣慰。
  对于梁实痴迷参加高考,面色和善的刘群已经看得很开。“ 我觉得无所谓了。我们从结婚到现在,他一直都是这样。他非要参加高考你又能怎样?”刘群抚了抚额前的乱发,眼神中满是无奈。
  刘群说,两人结婚20多年来,即便是没有准备参加高考的那几年,梁实每天晚上都在看书。她不止一次劝梁实不要参加高考,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91年,两人才刚刚结婚,当时工作后的社会人员参加高考要单位出具相关证明。一开始木材公司不同意,梁实就找到主管木材公司的林业局磨了好多天,最终破例开了证明。结果梁实还是没有考上,差10多分才上提档线。
  “一开始我还觉得这个人挺爱学习,很上进。后来才知道,他是陷入其中太深,出不来了。”
  妻子怀孕他仍在备考
  1992年,刘群身怀六甲,梁实依然忙着备考。那是梁实一生中最困窘的日子。一方面,他所在的木材厂江河日下,濒临倒闭,他只好自谋生路。另一方面,“高考事业”仍让他无法割舍,只能一边找新工作,一边复习准备高考。与此同时,他还要照顾妻子。
  有一次,刘群一觉醒来,发现梁实仍在做习题,她气得将梁实的习题丢在地上。不过,这一年梁实因为年龄限制最终没能参加高考。
  此后沉寂了数年的梁实,因为2001年国家放开高考年龄限制再度变得亢奋,而这对刘群来说无疑是噩梦。“说实话,那几年,我打心里不支持。”
  刘群说,早在十年前,两口子就有了要在成都开个火锅店的想法,但梁实每次都说,等到自己考上大学之后再去开,否则会分心,影响备考。年复一年,梁实的大学之梦却依旧遥远,火锅店也依旧没开成。
  “他这辈子被高考耽搁了”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