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岁高考生的世界:22年参加高考考到两鬓发白
“我比他大4岁,每次出去,别人都以为他是我哥哥。”梁实的三姐告诉记者。梁实解释说,主要是连年高考,心力交瘁。 今年是梁实第22年参加高考,他说,感觉今年考得一般,估计还是考不上二本,准备明年从头再来。他的三姐说,高考把弟弟折磨得不成样子,她希望梁实能早日考上,告别“苦海”。 记者和梁实的见面地点约在成都的一间茶馆, 茶馆的二楼有几十个房间,可以打麻将。高考结束当天,梁实便约了几个老友出来打了几圈麻将。“真是憋坏了,从高考前3个月开始,朋友们约我吃饭、打牌我都拒绝了,考完了,总算解放了。” “估计明年还得重来” 高考结束后这几天,梁实基本上每天都在打牌、喝茶,但他玩得并不畅快。 当其他应届考生都对着答案估分时,梁实却没有勇气这么做。 今年是梁实第22年参加高考。他感觉今年会比去年考得好一些,大概能考400多分,在二本提档线上下,这距离他心中的二本拔尖院校还是有一些差距。“我估计明年还得重来。” 在梁实看来,他缺的是考试技巧。每次参加高考,真正遇到让他看不懂的题目少之又少,100道题中可能只会有1道。他的“失误分”,每科差不多有20分,各科加在一起有七八十分。所以,每次考下来,他都气得直拍大腿。“哎呀,这种简单的题怎么就做错了。真恨不得把自己狠狠地抽几个耳光。” 他举例说,今年高考数学有个20分的大题,很多步骤他都懂,但考试时,他一直想着把最终结果推导出来,忽视了步骤。考场下来后,他懊悔不已。 梁实从1983年开始参加高考,从1983年到1985年,梁实都在预考中被淘汰。1986年,家人安排他去读技校,但梁实却铁了心不去。 父母最后使出“杀手锏”:不读技校,就不给他生活费。但倔强的梁实仍然没有妥协,一边到内江打工,一边上复读班,继续准备参加高考。 当时,身无分文的梁实什么都干过,卖电视机、卖电冰箱、卖服装,他经常白天在大街小巷穿梭推销,晚上啃完两个馒头就进补习班听老师上课。从1986年到1989年,梁实又接连4次在预考中被淘汰。1989年,他距离考上本科最近,只差十多分。 对自己智商“高度自信” 1991年,梁实成为内江一家木材公司的员工。经人介绍,1991年底,梁实和刘群结婚。当时家人都以为梁实都成了家,对高考总该死心吧。可没想到,梁实还是放不下他的大学梦,还坚持了二十多年。 1993年,梁实所在的木材公司倒闭。才工作两年,他就成了一名下岗工人。他决定到成都打拼,但妻子刘群坚决反对。最终,梁实还是拿着43元到成都开始闯荡。 他向一位远房亲戚借了8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成都开了一家建材铺子。“当时做的人少,一年赚一两百万元很轻松。”那时,梁实在仁寿当教师的三姐,月工资只有五六百元。 “在我们家和亲戚中,梁实是成功人士。”梁实的三姐告诉记者。 后来,梁实的大姐和三姐相继来到成都,跟着梁实学做建材生意,如今都已经在成都安家。 生意场上的成功,让梁实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尽管此前21次参加高考无一录取,但梁实对自己的智商和学习能力有着高度自信。“这些年,我不抽烟、不喝酒,丝毫没感到记忆力下降。” 这些年,分数越考越低,让梁实有些生气。“很多人说我,考前说大话,其实真不是说大话,而是真觉得自己可以。但每次考下来又考得不好,我很气愤。”梁实摸了摸脑门上稀疏的头发,眉头紧皱。 他说,并非考试题目自己不会做,而是会做最后分数却上不去,这让他很窝火。“如果真是看不懂,早就放弃了,还考什么?有时,一道题做不出来,我会气得把杯子都摔了。要是有个不明白的问题憋在心里面,觉都睡不好。”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史上最失败舆情公关案例:涉失实披露 京东或将遭集体诉讼 09-07
- 人民日报评论员:"反契约陷阱"给世界经济带来失序风险 07-14
- KTV擅用音乐电视作品作者可主张表演权 07-29
- 10天生产9.1吨!“猴头菇菌种基地”咋成制毒窝点? 04-24
- 陕西彬州市委市府被指欠八百万 省纪委监委核查 05-29
- 携手踏上亚太繁荣发展新征程——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 11-13
- 简政放权,看看这11部法律作了哪些修改 11-05
- 山东:公开悬赏100万缉捕50名重大逃犯 08-17
- 内蒙古一退休厅局级领导干部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12-01
- “温比亚”强势北上 豫皖苏鲁多地暴雨破历史极值 08-20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