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作证 中国力量创造人间奇迹——写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4)
10年重建发展,坚持尊重科学、树立创新理念,使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各种难题被一一破解。 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全域全程、开门开放、突出特色搞规划,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趋势,高起点谋划灾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之路,用科学理念护航科学重建。正因于此,昔日工厂密布的汶川映秀镇,通过灾后重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来了一次由“重”变“轻”的华丽转身。 说一千、道一万,重建“金钥匙”归根结底在于“创新”二字。不墨守成规、不固守旧制,以新理念、新思维为引领,走一条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探索之路、创新之路、自强之路,这是汶川地震灾区交出的时代答卷。 七 灾后重建与发展,包含着短期重建与长久发展两个阶段。如今,重建已画上句号,而发展的道路,正向远方不断延伸。 发展,是时代的永恒主题。4月的一天,我们站在汶川县萝卜寨前,阳光下,远处雪山皑皑,眼前山花烂漫,身后是羌寨新居,有着如水墨画一般的清新明丽。 10年过去,如同眼前的萝卜寨,整个灾区早已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新生的气息。通过重建与发展的有机衔接、无缝对接,灾区已实现从顽强挺立到充满活力的历史性嬗变。 重建或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透过浴火重生的喜悦,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来审视,我们会发现,昔日的地震重灾区,往往地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产业贫乏区。穿越灾难的人们,面临着摆脱贫困的新挑战。 因此,灾区重建与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原地起立,而要为灾区脱贫攻坚、转型升级来一次“重新定位”“重新校准”,为灾区可持续发展夯基蓄势、培土奠基。 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发展振兴考题,是如何乘势而上、创造新的奇迹。 答案在哪里?就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里。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专门来到他一直牵挂的汶川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总书记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是激励更是鞭策,这是号令更是指引。 ——再启航,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奋力推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再启航,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灾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再启航,坚决破除“盆地意识”和固化思维,树立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进一步推动灾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灾区的发展与四川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 八 在地震灾区,“震生”是一个带给人希望的名字。就在今年5月12日前夕,北川震后第1000个再生育家庭喜获女婴。一个新的生命,给一个家庭带来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2008-2018,汶川。10年白驹过隙,10年波澜壮阔。 壮哉汶川,在一片瓦砾中重建家园,争分夺秒,连续奋战。 壮哉中国,在地震废墟上创造奇迹,艰辛探路,凤凰涅槃。 诚然,10年前那场惨烈的地震,在中国大地上划下一道深深的伤痕。正是透过地震撕裂的这个伤口,在全世界目光的聚焦之下,人们得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自信的精神脉络,窥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欣欣向荣的真谛。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前方,已有新的前进目标,也有新的雪山草地。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大年初一放火杀人致7死1伤案嫌犯被批捕 02-08
- 最高检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摘要 01-31
- 社保中心职员分46次蚂蚁搬家"搬走"社保资金270万 04-24
- 北京检察机关依法对赵建忠提起公诉 07-12
- 答记者问:汇聚实现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10-13
- 国家食药总局:食品抽检将努力覆盖不同区域 01-23
- 各地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再上新台阶 03-31
- 忏悔书连写10个"对不起" 安徽开审一起处级干部贪贿案 12-09
- 最高检:与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 05-25
- 湖北宜城检察院监督水利部门移送6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11-2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