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不减反增? 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安排。两会期间,“减负”话题成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政协首场新闻发布会谈到中小学生减负话题时感慨,孩子们作业做到晚上9点、10点甚至11点,“做完作业他们上哪儿欢乐,到哪儿荡起双桨呢?” “减负令”难“减负” 过去几十年,“减负”两字一直不绝于耳,不少家长表示,从自己上学到为人父母,“减负”仍然是老生常谈的社会话题。 记者了解到,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发出了新中国第一道“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2001年《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要求,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初中入学、招生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的书面考试…… 几十年来,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但日趋复杂的社会形势,使得一系列措施大打折扣,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们的书包越减越沉,课余时间越减越少。 “三点半”放学成首个难题 一位幼儿园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的幼儿园就在自己家的对面,以前下班后正好可以接孩子放学,可是自从学校3点半放学,就要再花一份钱把孩子托管给别人,他觉得这样很不方便,也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负担。 这样的情形描述也出现在一篇名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网文中,认为凡此种种的减负方式,反而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了社会,让家长陷入两难,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减负有关的“三点半”现象,他表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曾芳说,“减负”的初衷是想改变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但不能以单纯减少在校时间来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医科大学校长何延政认为,“减负”减掉的应该是过于繁重的课外负担,而不是减少对学习的投入、对能力的培养,更不是简单粗暴地减少在校学习时间、降低学业水平要求。 由此看出,“三点半”应是理论指导,而不该是实践标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表示,一些“一刀切”的量化规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校际间的现实差距。 中小学与培训机构暗中合作 家长选择补习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真的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太高,孩子们听不懂,二是很多老师常常有私心,想要谋私利,重要的、要考试的内容在课上不讲或少讲,逼得家长不得不参加他的补习班。 就在近日,有媒体曝出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多名在职教师校外参与违规补课,被行政警告处分。2月底,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三个阶段的专项治理行动,打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说,有的人拿着公办教师的待遇,却不用心在学校教书,而是把精力放在补习班上。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答记者问:汇聚实现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10-13
- 国家食药总局:食品抽检将努力覆盖不同区域 01-23
- 最高检:与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 05-25
- 大年初一放火杀人致7死1伤案嫌犯被批捕 02-08
- 湖北宜城检察院监督水利部门移送6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11-21
- 北京检察机关依法对赵建忠提起公诉 07-12
- 各地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再上新台阶 03-31
- 最高检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摘要 01-31
- 社保中心职员分46次蚂蚁搬家"搬走"社保资金270万 04-24
- 忏悔书连写10个"对不起" 安徽开审一起处级干部贪贿案 12-0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