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外培训班还能火多久?面对整治改头换面招生
校外培训班还能火多久? 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整治 部分培训班改头换面仍在招生 为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教育部等四部委上月底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超纲教超前学、强化应试、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竞赛”等行为。北京晨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在表示支持的同时,却还在咨询各类培训班。部分培训班改头换面,仍在招生上课。业内专家提醒,要做到校外培训与校内教育教学行为兼治,而真正要让培训班失去生存土壤,还需从高考指挥棒上“施刀”。 送孩子补习其实挺无奈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不少校外培训机构迎来了一轮报名高峰。“小班限额12人,现在报名还有优惠,建议您先报名,名额能预留一周。”在宣武门外大街一写字楼内,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劝说前来咨询的家长尽快报名。记者看到,该写字楼内集中了五六家培训机构,放学后来补习的学生络绎不绝。有些年龄偏小的孩子上完主课,紧接着到一旁的培训班学书法、绘画、声乐等课程。 对于相关部门联手整治校外培训班,不少家长表示支持,自称送孩子补习属无奈之举。“孩子开学就上初三了,班里大多数人都在外补课,现在连她自己都着急了。”家长李女士说,虽然一直呼吁给孩子减负,可考试出题又不全在教科书范围内,不给孩子报个班,心里不踏实。 “培训班取消了,能退钱吗?”家长田女士说,孩子的学校已在统计各班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班情况,有的课外班已经停课。“在校老师不愿去碰这个‘红线’了,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又很难保证。如果这次整治能真正解决问题,也给不少家庭减轻了负担。” 多机构存应试培训行为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培训班虽已嗅到整顿的风声,却仍存在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行为,有的甚至不过是换个叫法。记者从一家知名培训机构了解到,其设置的暑期预习班,提前开展学校新学期课程。该机构负责人说,初高中一对一课程,一次课费用在1000至1300元,如选重点校的专家授课,一次课则达3000多元。“我们保证都是重点学校毕业班的老师教课。”该负责人说,肯定比校内教学提前,每次培训后也会留作业。“只是现在查得严,不能告诉您重点校的老师是谁。” 另一家培训机构则开设了春季尖子班、实验班和竞赛班。如针对初一年级,主张“超前学习,初一学完初中课内知识”。“整改主要关注的办学资格不齐备的机构,我们办十多年了,不会有问题。”该机构人员对于“整顿叫停”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辅导机构在专项行动后有所警惕,招生时打着“查漏补缺”的旗号。 多杯赛暂缓举行或叫停 此次教育部等联合整治,多个杯赛纷纷叫停。据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委会发布通知,2月28日召开的“华杯赛”组委会扩大会议决定,“华杯赛”组委会将向教育部呈报申请进行重新核准,在重新核准前,原定今年3月10日举行的第23届“华杯赛”决赛暂缓举行。而“走美杯”组委会称,比试延期,建模论文提交程序照旧。“希望杯”组委会则称,照常进行。 另据“北京学而思”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之前每年的学而思综合能力测评(即“学而思杯”)不再举办。“今年举办的2018年春季学而思学员综合能力诊断与‘学而思杯’无关。该诊断仅限学而思内部学员参加,不评奖项、不发证书、不设颁奖典礼。目的是让学员对过去一年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把脉,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并进行查漏补缺。”这位工作人员称,专项行动后,他们在教学上会调整为跟学校进度同步。 治理应当标本兼治 某市重点学校老师贾文(化名)表示,上课外辅导班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辅导班上讲的各种解题‘套路’,往往会使学生丧失独立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