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破解农村融资难题——引来金融活水 润泽振兴沃土(2)

2018-03-12 16:52来源: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科院副院长陈彩虹表示,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补贴,合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对外竞争力。
  农业贷款不仅难,还款期限相对其他行业也存在紧和急的特点。身为一线农业企业家,李恺对记者表示,银行要求的农企贷款还款周期一般为一年,这对于技术集成程度高、研发周期长的种子、肥料类农业企业来说就非常紧张,企业资金周转空间很小。李恺建议,相关银行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农企特点适当延长还款年限,进一步减少企业还款压力,帮助企业将更多资源集中到技术研发中,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
  只有念好“减字诀”,才能走上发展快车道。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市长于海田认为,要大力减税减费,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快创新建设,这些措施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3 强——健产业 延链条 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多名代表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农村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水平不够,导致银行在面对涉农贷款时存在犹豫、畏难的情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进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认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所在。只有农村产业兴旺,才能逐渐推动农业由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业企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在与其他行业争夺社会资源时处于优势地位。
  蹄疾步稳,是代表委员们对农业从业者的发展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秉记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是必由之路,但农业产业化并不适宜遍地开花、盲目上马。地方政府应通过充分论证,集中引导农业企业发展。各部委也应出台相应的措施扶持,使农企充分享受国家现有政策红利。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关键是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陈彩虹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汇聚资源的能力和作用。要通过村民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共建共享共荣。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在乡村振兴大潮涌起的当下,只要我们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就一定能更好满足乡村振兴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