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勇做“先行者” 精耕“试验田”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全面深化改(2)

2018-02-22 18:38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浏览:手机版

  增设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由2个增加到6个,巡回法庭管辖的省区市由6个扩大到26个,实现了管辖范围全覆盖。

  从决策于中央深改组的文件部署,到密集筹建继而精彩亮相,四家巡回法庭的增设只用了短短58天时间,再次刷新了司法改革的“中国速度”。

  不忘初心行致远。步入快车道的司法改革,开启了更加宽广的新航程。

  精耕细作,匠心筑梦——作为司法改革的前沿阵地,巡回法庭就是要在改革的“试验田”上精耕细作,以匠心待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荡人心。

  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巡回法庭要实实在在地破难题、探新路、做示范。

  董华幸运地成为二巡的首批主审法官,她发现巡回法庭不设固定合议庭和固定审判长。从案件分配开始,就由电脑随机分配,合议庭随机组成,由承办法官担任审判长并自行签发裁判文书,庭长、副庭长仅在自己承办或参加合议庭担任审判长的情况下才审核签发裁判文书。

  一巡首批主审法官高晓力也注意到了这个明显的变化。“以前,自己判的案子,有庭领导签发,责任是分摊的。现在谁审的案子就是谁负责到底。一个案子的裁判文书我要反反复复看上五六遍才敢签发,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必须更加认真谨慎。”

  法官员额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合议庭办案负责制、扁平化管理……司法改革的种种最新举措在这里率先落地生根,纸面上的改革蓝图变为现实。

  大刀阔斧的机制和制度创新,大大地激发了改革内生动力,法官责任感增强,办案效率和质量也明显提高。

  三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以改革领跑者的姿势,构筑起一道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固防线。

  2016年12月2日,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该案被列入“2016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其影响深远,对于纠正类似冤错案具有标杆作用。

  2018新年伊始,在第三巡回法庭,一起打了三年的“民告官”官司、耗时十几年的拆迁案件落下帷幕。再审申请人、63岁的浙江金华市民许水云胜诉,被违法强拆房屋的他将依法获得赔偿。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专家表示,该案例的发布向社会发出了进一步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强烈信号。

  一次次法槌的敲响,其背后是执掌天平者对法治理想孜孜以求的匠心精神,是改革先行者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更是共和国法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办案地域回避、类案检索、主审法官联席会议、当庭宣判、对话式裁判文书、每案必询、最后一问、电子卷宗的完整报送、跟案培训、跟案进修……精耕细作之下,一项项改革举措“破茧化蝶”,大力推进,日渐其效。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