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儿童邪典视频流入 "板子"该打到谁身上?(2)

2018-02-03 13:34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在朱巍看来,人工智能并非万全之策,由于其对一帧一帧的内容的审核,难以像观看普通视频一样,在审核时轻易地分辨出其中的寓意或是暗示。基于此,他建议建立全民举报渠道,用人工智能加人工举报的方式进行二十四小时在线监控。
  与朱巍的观点有别,在杨健看来,视频网站运营商应对平台内容的合法性负责。他认为,视频网络平台应该对其平台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事前审核,需要对负责审核的人员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严格规范审核制度。
  “对于依靠这类视频获得点击量和知名度,故意不设审核门槛的网络视频平台,可以考虑在立法上建立强制性责任制度,对视频网站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人进行双重追责,即如果视频中出现了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那么就要对法人代表人、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并且对公司进行罚款。”杨健说。
  利用“黑名单”“网络分级”应对网络暴力色情
  据了解,在事件发生后,北京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市网信办、市公安局联合启动北京市网络游戏专项整治工作,并发布关于查禁“儿童邪典动画视频”的紧急通知。目前,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发布公告称,对相关违规视频和账号进行删除下架和封号处理。
  然而,未等“儿童邪典动画视频”风波过去,“邪典小游戏”又进入公众的视野。有网友反映,这些恶俗的小游戏,要不断地殴打或者用各种工具伤害游戏里的人物,直到把他打死,才能通关。针对这类威胁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如何建立长效应对机制?
  朱巍提出,建立技术之上的人工智能识别是一方面,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考虑建立行业黑名单共享制度。
  “我们在互联网公司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都是人工智能最先察觉,然后将其反馈;有些问题,人工智能就可以直接解决,依靠技术长久地解决这类问题是大势所趋。”在朱巍看来,利用行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相关单位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为技术审核提供了法律后盾。
  “涉及不良视频、游戏的始作俑者,在一个地方把他们的视频、游戏下线了,还有可能在别的网站再次上线。”朱巍建议,一旦出现问题视频,要全网进行搜索,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把问题视频从整体网络上下架。
  此外,朱巍还表示,目前在法律上对动画中的淫秽色情、暴力的认定比较困难,因此,对于未成年人保护,还要做好网络分级。
  “利用网络实名制让青少年进行实名注册,然后由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经营者按照青少年的年龄和相关法律规定,对提供的产品层层审核。一旦发现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网络产品出现,可以将其列入黑名单。”朱巍说。
  杨健则认为,单纯依靠法律机制还远远不够,同时还需要文化机制和经济机制配套管理。比如在文化上鼓励、倡导积极向上的内容,在经济上对以传播低俗内容为主的经营行为进行必要的市场干预。(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