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如何破解“警力少救援多”难题(2)
自110绿色通道开通以来,青岛市110系统已累计为患有紧急病症、断指伤者、危重病人等开辟绿色通道2400余次。 民间救援作用不小 “僧多粥少。对任性游客的救援只依靠公安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仅靠有限的警力很难做到应援尽援,需要依靠民间力量增砖添瓦。在国内其他地方公安机关对救援‘驴友’咬牙硬撑的时候,青岛市最大一支由民间力量组成的公益免费救援组织已经屡建奇功,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最专业的社会救援力量,前来取经的国内社会救援队伍络绎不绝。”王海安说。 王海安说的这支救援力量是成立于2008年的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中心,该中心有正式队员66人、考察队员68人、志愿者500多人。成员大都由具有大爱胸怀的企业员工和低收入者组成的,队员在原单位的月平均工资只有2600元左右。他们每次救援对“驴友”全部免费。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让任性游客得到更大的援助,蓝天救援队陆续在崂山腹地设置了数百块崂山线路提示牌,还陆续在经常出事的地域放置“线路提示生命箱”,每个箱子里配备一些应急救生的水、食物、救生哨、救生毯、自发电手电(搭配手机通用充电线)等自救装备,解决受困游客迷路、受伤自救、延长生命体征等问题,并为救援人员及时提供信号向导和方位指导。 “2010年以来,蓝天救援队在崂山的登山救援行动已经有210多起,其中最多的是2014年,共有67起。公安部门经过积极协调,已经与救援队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力争做到应援尽援。近年来,青岛公安充分发挥民间专业救援组织作用,以不同形式与市救生协会、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蓝天救援队、备案开锁公司等社会团体组织,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民生类警情处置工作。”青岛公安局110民警燕沙说。 “另外,青岛沿海游艇众多。有时候游客被困礁石后,情况危急,来不及调度船只,在公安民警的协调下,很多私家游艇经常开着游艇前去救人,体现了青岛人的豪爽和热血情怀。”王海安说。(本报记者 姜东良 孙安清 本报通讯员 刘人斐)(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