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部分“百名红通人员”归案(2)

2017-12-10 13:09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浏览:手机版


  外逃的日子不好过 17年不敢写自己的中文名

  “百名红通人员”张丽萍,外逃前曾任上海倍福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1999年8月逃往泰国,后长期藏匿于秘鲁。2016年3月,上海市追逃办锁定张丽萍的藏匿行踪后,派出工作组赴秘鲁,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劝返工作。

  “这双鞋蛮好看的嘛。”第一次在秘鲁见面,张丽萍脚上的上海绣花鞋引起了工作组人员的注意。话音刚落,张丽萍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这是我妈妈去年托人带来的,但是现在父母都没了。”外逃了17年,张丽萍既不能对双亲尽孝,也无法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父母去世、儿子婚礼,她都不敢回来,逢年过节只能形单影只。

  工作组人员连续多日向张丽萍讲述国内国际反腐败的大势,展示近年来我国追逃追赃取得的成绩,向其详细解说宽严相济的政策,在法律事实面前,迫于各方压力,最终张丽萍决定回国投案。签署自愿认罪书、写下中文名字的刹那,张丽萍又哭了。她说,在秘鲁的17年,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的中文名,生怕别人发现踪迹,只能隐姓埋名。

  2016年3月27日,按照中央追逃办的统一部署,在我外交部、公安部和驻秘鲁使馆全力配合下,潜逃境外17年的“百名红通人员”第63号张丽萍被成功劝返回国。

  扰乱视线制造外逃假象 实则在境内东躲西藏

  2013年6月3日,广州市花都区原政协主席王雁威通过花都区政协办公室向区委请假治病后,便从人间蒸发,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正在核查王雁威去了哪儿时,相关组织收到了一封署名王雁威从美国寄来的信件,内容是辞职到美国治病的书面申请。经鉴定,这封信确实出自王雁威之手。在大家半信半疑时,公安部门又接到了一个匿名举报电话,说有人看见王雁威在加拿大喝早茶。时而美国,时而加拿大,王雁威究竟躲在哪里?

  王雁威外逃,广东省纪委高度重视,多次赴北京向中央追逃办汇报工作进展,研究追逃路线图。广东省纪委要求专案组兵分两路,一方面对其出境情况和目的地进行调查,一方面对王雁威是否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初核。然而,让办案人员意外的是,在出入境部门始终找不到出境记录!

  2015年4月公布“百名红通人员”名单时,王雁威位列第97号。此后,广州市追逃办协调纪检、公安、检察、海关、银监等多个部门的力量,对案情线索重新起底和深入分析。经过详细排查,发现王雁威在国外没有可靠的亲属或朋友可以投靠,最近两年也没有海外行踪。专案组分析,之前侦查的方向未必准确,王雁威或许就没有出国。专案组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对王雁威案涉案人进行排查,顺藤摸瓜。2016年6月,终于在广东将辗转逃窜大半个中国的王雁威抓捕归案。

  32次交锋 实现“人赃并获、罪罚兼备”

  2016年11月12日,“百名红通人员”第5号嫌犯闫永明从新西兰回国投案。追回他也是一波三折。从最初的不认罪不回国投案,到不认罪但愿意缴纳赃款,再到最后实现“人赃俱获、罪罚兼备”的目标,背后是追逃人员的32次交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闫永明逃到新西兰后,吉林警方重新梳理闫永明案,固化证据链,向新西兰警方移交相关犯罪证据以及法律文书等资料,并就引渡追赃等问题进行证据交换和协商。新西兰方面根据我方提供的证据材料,依法查扣、冻结闫永明相关资产近3500万新西兰币(约合1.7亿人民币),并以涉嫌洗钱罪对其提起诉讼,有效挤压了其在新西兰的生存空间,闫永明内心开始惶恐不安。

  2016年,在中央追逃办的直接指挥下,经中国和新西兰警方密切配合,对闫永明的劝返工作拉开序幕。拒不配合工作,拒绝认罪、拒绝退还赃款、拒绝回国……闫永明初期对专案组的抵触情绪十分强烈,对回国投案自首的宽大政策完全听不进去。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