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AI+医疗还要迈几道坎?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是关键(2)

2017-10-25 13:49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不过,在医疗行业,技术始终需要服务和帮助医生、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汝石认为,AI是医疗服务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不论怎样,技术都不是要代替医生,而是把专家、医生的意见和经验总结起来,提升效率。
  “沃森(IBM开发的认知计算平台)是不是更合理?是不是用它?决定权应该在医生”在谢汝石看来,目前AI还只是当作一个工具,真正实施医疗行为的时候还是医生在前端。
  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事业部总经理陶晓东也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跟许多具体的行业应用还存在不兼容的问题。“综合来看,目前在医疗领域最佳的办法还是由AI辅助诊疗,做人机耦合。”
  数据、数据、数据
  AI+医疗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又一个风口,不过这个风口为何在今天到来?阿里健康CEO王磊分析认为,医疗服务的智能需求一直存在,但今天AI+医疗成为风口,主要还是因为医疗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能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王磊认为,过去几年间,大量家用血糖仪、血压计、手环等设备已经进入普通人生活,收集了大量数据;而医院也意识到医疗数据的价值,纷纷开始把医疗数据“上云”(存入云存储器中);云计算的能力升级也让以前耗时费力的数据处理变得更容易;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影像、医疗数据的处理能力也有了很大变化。
  “这个风口就是数据越来越多,计算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场景也越来越多。”王磊说。
  不过,更完善的医疗数据获取和利用并非一帆风顺,不少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在探索AI+医疗的过程中都走过一些弯路。
  阿斯利康信息技术部副总裁徐晶表示,目前,AI+医疗最大的问题在于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因为中国的医疗数据在医院和医院之间,医院和家庭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孤岛,即使在同一个医院内部,要提取和利用数据还是涉及很多手工操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了,但住院查房时,还是大主任在前面查,后面的人录音下来,整理录入系统。”在徐晶看来,这种手工产生的数据,质量上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飞利浦医疗科技大中华区副总裁陈胜裕也对医疗数据的利用难题深有同感。“不同的疾病和临床检验会产生不同的数据,如果没有经过标准化和结构化的处理就将其提供给算法,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根据他的观察,很多医疗数据还没结构化和标准化是AI在健康医疗领域应用的最大瓶颈。
  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事业部副总经理鹿晓亮曾了解过许多医院的数据化、信息化情况,他发现各地各级医院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意愿和投入都各有不同,但综合来看,高端私立医院会有更大动力投身其中,他们的数据化程度也更高。据他透露,讯飞医疗也在考虑与和睦家等高端医院开展合作。
  除了来源、获取和利用方式以外,医疗数据的监管也是未来AI+医疗发展中的一大隐忧。我国对医疗卫生数据的采集、利用尚未形成系统化法规要求,而此类数据往往又含有许多个人隐私。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宋新透露,随着《网络安全法》的落地实施,接下来监管方面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市场化应用都将会有一系列详细要求,将提高数据整合的门槛。
  能否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是关键
  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体系的末梢神经,而硬件设施、人才缺失则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因此导致许多病患对基层医疗的水平和能力不够信任,更喜欢选择“更靠谱”的大医院、上级医院,分级诊疗制度在许多地方也并未完整落实。
  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下,AI+医疗能否在新一轮医疗制度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可能还在于能否帮助提升“神经末梢”的质量。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