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吃过“生态亏”,要吃上“生态饭”——一个“生态钉子户”的绿色

2017-10-10 23:32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0日电(记者 杨思琪 齐泓鑫)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47岁的郭丽华和丈夫划着船驶向水面深处,船上满载着渔网和水箱,夫妻俩开始了一天的打渔生活。
  这里叫程地房子,一个曾经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版图上消失的村屯。作为“生态钉子户”,郭丽华夫妇已坚守了15年,见证了这里历经生态救赎、被绿色重新唤醒的发展新路。
  风沙来了,人们不得不走
  因为水肥草美、鹤翔云舒,90年前,一个程姓家族在程地房子游牧狩猎,辛勤耕耘,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小时候,这里水草丰茂,开满数不清的小花,野鸡、野兔、狍子都随处可见,我站在高高的草甸子里只能露出个小脑袋,有种说法叫‘丢孩子’。”郭丽华带着满是眷恋的笑容回忆说。
  但她没想到,儿时的天堂后来竟成了苍凉荒芜的地方。
  随着村子人丁日渐兴旺,牲畜日益增多,对耕地和草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于是,上千棵绿树被砍倒,成片的草原被啃食,随之而来的是漫天的滚滚黄沙,是西北强风的肆意吹刮。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这8个字在郭丽华的脑海里,纠结着复杂的情绪。
  据村里老人回忆,那时开垦草原3000余亩,饲养大小牲畜700多头。土壤沙化逼迫村民放弃耕地2000多亩,而剩下的1000多亩也在被黄沙浸吞、湮没。
  遇上连续数年干旱,粮食几近绝产,草场寸草不生,湿地连发大火,“泡子”(小湖)几度干涸。一时间,牛羊没得吃,鱼虾没得打,乡亲挨着饿,“踩着黄沙,牛上墙,马上房”“一天吃进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生态癌变”让百姓们箍上了沉重的“穷帽子”,杜蒙县沦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02年4月,程地房子整体搬迁。32户、109口人告别故土,各走他乡。程地房子成了黑龙江省历史上唯一一个生态搬迁的村庄。
  她回来,看着这里变好
  搬迁那天,哭声、吆喝声、号子声,交织一起,此起彼伏。人们既带着对往日家园的眷恋感伤,又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崭新向往。
  可仅走了几个月,郭丽华就又搬了回来。
  “孩子小,老公腰不好,我不能出去打工。在外看山、看水塘,哪儿都不如家好。”有点固执选择“留守”的她,竟意外地见证了这里的生态变迁。
  “不久,全县就开始禁牧,从散牧改为打草喂养,每户负责固定的草场,限供16头牛,为的是让草场恢复元气。”郭丽华说,草原承包和圈舍饲养彻底改变了“一把刀(嘴)、四把锹(蹄子)”的局面。
  草原变绿了,饲料也充足了。截至2015年底,杜蒙县的草原面积恢复到339万亩,草原覆盖率恢复到80%以上,干草平均亩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防风固沙是另一场“绿色革命”。全县干部群众都来植树造林,郭丽华曾给负责种树的三四十人做饭。
  “大伙儿到了大中午才休息,坐在树苗旁,端着碗大口大口地吃饭,但总被硌着牙,那就是吹来的风沙。”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杨树林,提起往日“囧事”,她的笑里多了些敞亮。
  从规模造林到精细造林,从见缝插绿到村屯绿化,一道绵延近百公里、宽5到25公里的“绿色长廊”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当地气象部门对1996年至2005和2006年至201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后10年平均每年五级以上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比前10年分别减少了40天、43天和3天,年均降雨量增加了84毫米。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