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让社会治理显力度有温度 ——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2)

2017-09-24 22:13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2013年,宝安法院设立广东省首个家事审判庭,全面开启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实现从单一审判到调整、修复等复合功能转变。成立6个审判团队专门审理家事纠纷,建立76名专业家事调解员、56名调查员的队伍。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财产申报制度、离婚证明书等创新性制度,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2017年,建成家事诉讼中心,成立家事纠纷心理疏导室,为当事人提供心理测试、评估、疏导等服务。2016年,宝安法院被确定为“全国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2017年,宝安法院家事审判庭庭长洪胜元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宝安法院构建“法官、公诉人、家长、社工、义工”五位一体的庭审立体帮教系统、“社工+义工”双工联动的专业支持系统、“企业教育基地和职业能力培训基地”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共享阳光行动”为载体的朋辈支持系统、共享阳光公益基金的社会保障支持系统等五大系统。五年来,对788名未成年犯适用缓刑,帮助5000多名未成年犯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健全未成年人民事观护制度,选聘社工、律师等作为社会观护员,构筑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联合团委、教育等单位开展“青春法治护航行动”,建立28个校园法制教育基地,选派38名法官担任法制副校长,开辟12个校园法制宣传栏。2015年,宝安法院少年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2016年,荣获2014至2015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坚持开放共治,让社会治理更加多元

  建成“三位一体”网上自助立案体系,以网上自助立案平台为中心,律师自助立案及24小时自助法院为重要补充,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加快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导向。在法院本部及派出法庭设立“法律志愿服务U站”,首开全国先河。U站配备专业义工,协助法院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法律咨询、信访接访、参与调解等工作。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设立“律师之家”,建设“律师专门通道”,开通“律师自助立案平台”,建立全方位服务律师新机制。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在区信访大厅外设立“24小时自助法院”,强化诉访衔接,实现诉访“分得出、接得住、处理好、秩序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以来,信访案件逐年下降,每年降幅超过20%。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派出法庭积极参与辖区街道信访维稳、多元化解等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五年来,派出法庭办结案件136765件,占全院结案数的52.19%。持续开展“法官三进”活动,五年来,走访社区、企业、学校近1.5万人次,制发《以案说法》5万余册。开展“宝安法治大讲堂”系列活动,讲述群众身边的租房、交通等专题法律故事。联合辖区街道开展巡回审判,把庭审现场搬到社区、厂区,打造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机制。深化司法公开平台建设,2016年上网公布裁判文书46131份,位居全国基层法院前列,“宝安法院执行网”点击量超10万。2017年6月接入中国庭审公开网以来,组织庭审直播65次。全面建设“一网双微一端”,宝安法院官方网站点击量1837万人次,官方微信推送383篇,关注10065人,官方微博发文1800篇,粉丝61833名。2017年,在全国法院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对宝安法院司法宣传工作进行通报表扬。(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