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南丰法院家事审判:始终把感情修复摆第一位

2017-09-17 13:02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人口32万,素有“中国蜜桔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傩舞)之乡”之称,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故乡。2016年6月,南丰法院启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以来,结合县情和审判工作实际,全方面接地气,让家事调解沾满泥土的芬芳。

  做法官的好帮手

  每天早上7时30分从南广路出门左拐,步行10分钟来到法院家事调解室,像在家一样将桌椅和电脑擦得一尘不染,给花草浇好水。

  如果有群众因婚姻家庭纠纷找到这里,便和搭档南丰法院退休干部万桃英一起做他们的工作。

  去年11月,南丰县琴城镇仓山路社区退休干部孙小兰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她的晚年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做了几十年的基层工作,已经习惯和群众打交道了,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在南丰,家事纠纷进入法院时,一般暂时不立案,引导群众到家事调解室预立案,并进行诉前调解。当事人坚持起诉的或者诉前调解无果的,才进入诉讼程序。

  孙小兰、万桃英主要负责城镇范围家事纠纷的预立案登记和诉前调解工作,对于乡村的家事纠纷,她们一般分流给片区的家事调解员做工作。

  试点以来,她们对148件家事案件进行预立案登记,她们参与调解78件,调解成功61件,调解成功率高达78.2%,另有8件分流给其他家事调解员并成功调处。

  事实上,这些在登记册“上账”的只是小部分,很多“鸡毛蒜皮”的家事——儿子不孝父亲要求解除父子关系,丈夫爱打牌妻子要求法院管一管……虽然达不到立案条件,两位大姐也没有往外推,都热心协调处理。

  在南丰法院,像孙小兰、万桃英这样的家事调解员共有39名,他们大都是来自最基层的居委会干部、村干部、妇女主任等。

  他们常年扎根基层一线,成为家事法官的好帮手,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不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

  把文化融入调解

  南丰有民谚:赓溪竹马石邮傩,水北堡里有和合。南丰傩舞,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和谐美好、互敬互爱的“和合舞”是主要舞蹈形式之一。作为中国蜜桔之乡,隐喻团团圆圆的桔文化也是当地的一大文化特色。

  在试点工作中,南丰法院始终把当事人的感情修复摆在了第一位,将傩文化、桔文化中引入家事审判中,积极营造以和为美的氛围。走进家事调解室,一股浓厚的家的氛围迎面而来。墙上,家事审判LOGO以橙色为主调,外形取蜜桔之圆形,圆润的蜜桔里两只手紧紧相握,交会成心的形状,篆体的“家”字放置小圆中,寓意家庭团圆。会议圆桌、沙发代替传统的审判台,“丈夫”“妻子”“孩子”等名片牌取代“原告”“被告”的牌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和谐传家久,幸福继世长”等字画挂立墙头,洋溢着和的韵味、家的氛围。

  南丰法院不仅在调解场所设置上融入当地文化,更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方式做工作。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