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种植中心蔬菜站参加北京市蔬菜产业工作座谈会
北京,一座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的国际性特大型都市。论农业所占GDP比重,已不足1%,常被忽略;论现代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却已超70%,高于全国。人们不禁发问,在这样一座城市开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何去何从? 对此,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一语道破:“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北京而言,重点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改革。” 北京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卢彦有着更细致的表述。在今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上,他强调,要把握北京的特点和特色,不断加快农业“调转节”,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北京的农业不仅不会‘清零’,还要挖掘特色、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北京农业不仅要体现‘农’味,还要体现‘京’味,真正让‘京’字牌农产品畅销、热销。” 做足“京味”农产品,成为北京市解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密码”,而“路线图”则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改革。“近年来,我们着重围绕让市民‘吃得放心、游得开心’,持续改善种养结构、改善供给结构、改善要素使用,加大释放改革活力,不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水平,在保有效供给、保安全供给和保多元化供给方面,引领着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宽阔大道。”北京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孙文锴表示。 日前,记者走进京郊乡村大地,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触摸北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蓬勃脉动,体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北京农业农村增添的十足“京味”。 有效均衡供给保“吃足” 北京是典型的“大城市小农村”城乡格局,农业规模小、资源压力大,依靠自身的生产能力来完全解决2100多万人口的吃饭问题,难度极大,也不现实。因此,北京农业发展的首要之计是提高自给率,保障应急供给,而根本出路在“调转节”。 从2014年开始,北京农业转向“调转节”。按照“调粮、保菜、增林、节水、做精畜牧水产业”的调整思路,完成80万亩粮田、70万亩菜田、100万亩鲜食果园划定工作,使农业生产空间初步实现了上图入库钉桩。 如今,250万亩农田成为保障北京“粮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不“露底”的最后屏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北京“菜篮子”总体上保持肉菜菌30%、禽蛋奶60%的自给率,可实现较稳定的应急保障。 内保外供,向外借力。目前,北京市每年2000多亿元的农产品消费总额中80%以上来自外埠。因此,为保障北京“菜篮子”除了不断提高本地生产供应能力之外,北京农业需要走出自家“一亩三分地”,向外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两年,我们深入推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支持北京企业到周边地区建设生产和流通基地,以此改善全市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康森对记者说,“十二五”期间,北京已在环京周边地区新建蔬菜基地25万多亩、畜禽基地近50家。 在河北省定州市,有一片占地2万亩的奶牛场,属于首农集团在河北创建的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这个总投资15亿元、饲养规模6万头的科技园区,无论规模还是科技含量,在国内都算得上“高大上”。 |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