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车游”怎变“夺命游”?公路旅游客运乱象调查(2)
公安部交管局调查发现,许多个人、保健品公司、旅游从业等各类人员通过微信、QQ群、微博、社区论坛、进村进社区等方式招徕游客,非法组织旅游,租用非法运营车辆。交警部门提醒,这类车辆往往脱离交管部门监管,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前不久,河南焦作的韩女士在“驴友”微信群里看到一则组团广告,一个户外俱乐部组织“驴友”到青海进行深度纯玩游,500多元一人,只包含路费和保险费用,这一费用需出发前交给领队(约伴人),到达目的地的食宿费用自理。韩女士被广告里迷人的风光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所吸引,于是就发动经常出去玩的姐妹参团。一趟旅途下来,美丽的风光是欣赏到了,但是事后回想整个旅游过程,韩女士有点后怕。 韩女士说,这次旅行其实就是一次包车旅游,既没有签订旅游合同,组织方也没告知所乘车辆的车况、驾驶人员信息以及领队是否具备导游资质。“全程乘坐旅游大巴,司机为了赶时间,车速很快;领队在讲解时没有特别强调安全常识,也没有安全检查,感觉不太正规。” 记者关注了多个户外运动俱乐部公众号发现,几乎每个俱乐部都组织过这种“散拼团”的旅游活动,一般都打着AA制、非盈利的口号,号称让“驴友”体验最实惠、最纯粹的旅游体验,但这些信息的发布主体往往没有旅游经营业务的资质。在“123快乐休闲大本营”“伞兵户外俱乐部”等多个发布旅游信息的公众号中,记者都没有发现其标出旅游经营许可,所选用车辆和司机也未标明信息。很多公众号在信息中还有旅游活动自愿参加、风险自担、组织方不承担责任等声明。 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新闻发言人周平虎说,正规旅行社租用的车辆都属于旅游客运车辆,一般都在交管部门登记备案,车况较好,驾驶员经验丰富。而这种通过网络组织的旅游,使用的车辆是否备案,挂靠的企业是否正规,车辆情况是否良好、驾驶员是否具备旅游车辆驾驶资质等这些“硬指标”都难以保证,那么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就大增。 公安部公布的旅游客运车辆乱象中也指出,一些地方包车经营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部分旅游包车公司或不按规定领取包车牌,或向管理部门领取包车牌后交由驾驶人自行填写,或干脆伪造包车牌,甚至部分管理人员还非法向企业倒卖空白包车证。同时相关部门对旅游包车非法营运、包车牌证及企业和车辆GPS监控使用情况疏于监管。例如今年7月6日河北承德一起旅游客车追尾事故中,涉事青岛籍旅游包车涉嫌使用伪造包车证。 “全民旅游”时代 需绷紧安全“弦”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公众可选择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随之而来的出行安全不可忽视。交警部门提醒,在享受美好旅途的同时,安全的“弦”一定要紧绷。 第一,在出行、旅游选择包车服务时,应选择具有合法运营资质的车辆和驾驶人,不要乘坐私揽客源的“黑”客车。周平虎提醒说,从事旅游客运的车辆一般在交通管理部门以及运输企业备案,如果对车辆情况有怀疑,可要求运输方出示相关证明。 第二,出行途中如发现驾驶人违法驾驶行为,应立即制止、及时举报。对驾驶人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野蛮驾驶以及接打手机等危害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作为乘客有义务马上进行制止,坚决抵制,如果督促驾驶人停止违法行为未果,可以立即向交警和交通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
- 上一篇:北京市纪委公布第三批巡视整改情况
- 下一篇:问题公证埋“雷” 法院“不予执行”攀升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