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持续晴热高温威胁水稻、玉米长势(2)
积极防范,重点加强田间水肥管理
“应对高温热害重点是积极预防,提前防范。当前要重点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增强植株抗性。 ”汪新国说。
首先要及时灌溉,确保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减轻高温热害的影响。汪新国表示,水稻应坚持灌深水以水调温,田间保持2寸至3寸的深水层,以降低穗层温度。特别是进入孕穗期的水稻要优先灌溉,保证生理需水。玉米等旱地作物要及时灌溉补墒,防止生理缺水,以增强作物抗高温能力。
其次要适时追肥,补充营养,增强植株抗性。汪新国表示,水稻一般可根外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叶面营养液肥,孕穗期视苗情追施1次至2次穗粒肥,以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玉米可在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溉亩施尿素速效肥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
此外,汪新国建议,对于水源不足无法及时灌溉的田块,及时喷施黄腐酸类抗旱剂,增强根系吸收活力和抗蒸腾作用,缓解高温干旱的危害。对已发生高温热害的田块,及时追施速效肥,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减轻对产量造成的损失。
“受高温高湿田间小气候影响,水稻纹枯病近期快速上升发展,呈偏重发生趋势。 ”安徽省植保总站站长黄秋云告诉记者,近些年我省水稻播栽密度偏大,尤其杂交稻中后期田间郁蔽度高,加上高肥水田管均有利于纹枯病发生,若晴雨交替,水稻破口抽穗敏感阶段遇降雨,极易造成水稻穗期病害发生流行,需要持续关注特殊天气对水稻病虫发生发展的影响。此外,斜纹夜蛾是喜高温的害虫,持续高温导致斜纹夜蛾在大豆、棉花等作物上易造成集中为害,生产上应高度关注,并及时开展药剂防治。
提高防御效果,关键在技术落地。安徽省农委要求各地加强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分析调度,为科学指导生产提供依据。发挥好示范片和种粮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抗旱灌溉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抗旱保苗技术指导和现场服务。
汪新国建议,可以对水稻品种进行调整以应对高温危害。据庐江县农委副主任邓本宜介绍,近年来庐江有意识地将中籼稻调整为晚粳稻,目前高温危害就小得多。“由于晚粳稻比起中籼稻扬花抽穗晚,所以可以避开这段高温期。 ”邓本宜说。(责任编辑:韩佳欣) |
- 上一篇:国家特色蔬菜综合试验站落户陕西宝鸡
- 下一篇:江苏铜山200余农民工返乡种地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