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安徽持续晴热高温威胁水稻、玉米长势(2)

2017-08-04 14:34来源:中安在线浏览:手机版

 

  积极防范,重点加强田间水肥管理

 

  “应对高温热害重点是积极预防,提前防范。当前要重点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增强植株抗性。 ”汪新国说。

 

  首先要及时灌溉,确保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减轻高温热害的影响。汪新国表示,水稻应坚持灌深水以水调温,田间保持2寸至3寸的深水层,以降低穗层温度。特别是进入孕穗期的水稻要优先灌溉,保证生理需水。玉米等旱地作物要及时灌溉补墒,防止生理缺水,以增强作物抗高温能力。

 

  其次要适时追肥,补充营养,增强植株抗性。汪新国表示,水稻一般可根外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叶面营养液肥,孕穗期视苗情追施1次至2次穗粒肥,以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玉米可在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溉亩施尿素速效肥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

 

  此外,汪新国建议,对于水源不足无法及时灌溉的田块,及时喷施黄腐酸类抗旱剂,增强根系吸收活力和抗蒸腾作用,缓解高温干旱的危害。对已发生高温热害的田块,及时追施速效肥,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减轻对产量造成的损失。

 

  “受高温高湿田间小气候影响,水稻纹枯病近期快速上升发展,呈偏重发生趋势。 ”安徽省植保总站站长黄秋云告诉记者,近些年我省水稻播栽密度偏大,尤其杂交稻中后期田间郁蔽度高,加上高肥水田管均有利于纹枯病发生,若晴雨交替,水稻破口抽穗敏感阶段遇降雨,极易造成水稻穗期病害发生流行,需要持续关注特殊天气对水稻病虫发生发展的影响。此外,斜纹夜蛾是喜高温的害虫,持续高温导致斜纹夜蛾在大豆、棉花等作物上易造成集中为害,生产上应高度关注,并及时开展药剂防治。

 

  提高防御效果,关键在技术落地。安徽省农委要求各地加强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分析调度,为科学指导生产提供依据。发挥好示范片和种粮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抗旱灌溉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抗旱保苗技术指导和现场服务。

 

  汪新国建议,可以对水稻品种进行调整以应对高温危害。据庐江县农委副主任邓本宜介绍,近年来庐江有意识地将中籼稻调整为晚粳稻,目前高温危害就小得多。“由于晚粳稻比起中籼稻扬花抽穗晚,所以可以避开这段高温期。 ”邓本宜说。(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