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第十八届全国检察文学笔会暨检察文学创作与研讨会举行

2017-07-23 13:32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骄阳肆虐的酷暑盛夏,来自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的文学爱好者齐聚雨水连绵的岭南之地,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由检察日报社、中国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共同主办,广东省中山市检察院承办,以“文学与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全国检察文学笔会暨检察文学创作与研讨会,拉开了序幕。 

 

  本次笔会特别邀请了中国当代作家、著名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梅森,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建伟,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畅谈了他们眼中文学的工匠精神。 

 

  与市场角力 

 

  2016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总码洋(码洋指的是图书定价总额,即图书单本定价与印刷数量相乘所得总价)规模为701亿元,较2015年的624亿元增长了12.30%;2016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数175.09万种,新书品种数约为21.03万,较2015年同比增长4.31%。在“第十一届作家富豪排行榜”上,作家郑渊洁以3000万元版税名列第一,然而“网络作家排行榜”夺冠的“唐家三少”版税竟高达1.2亿元。高收入鼓励着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投身创作,但行业热起来,就会有人被冲昏头脑。经济利益的诱惑,能让人铤而走险,也能让人放弃节操。当文艺工作者变得唯利是图,唯资本马首是瞻,受众看到的必定会是光怪陆离、味如嚼蜡的文艺作品。 

 

  熊育群在谈到当今的文学创作环境时表示:“现在的文学创作非常浮躁,浮躁的重灾区可以说是网络文学。我曾听说某位网络作家同时创作八部小说,我无法想象这是如何完成的。网络创作每天上万字,很多时候连校对都做不到。这种创作很难说还是文学创作,而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了。这种作品也会出版,销量也不错,可是据我们调查,有些读者因此买十几本,一个月就看完了,读者也是看过即抛弃。这种生态,对文学创作影响非常大,传统作家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创作只看数量,这个势头不太好。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对文学负责,对文学有抱负,不应该去追求数量,而是追求质量。” 

 

  然而文艺创作始终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尤其是投入成本较高的影视剧创作,如何看待资本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周梅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资本必须服务于内容,服务于艺术形象。”善用资本而不屈服于利益,关注读者品味而不盲从于市场,在资本浪潮中坚定文学创作者的操守,这便是文学的工匠精神。 

 

  与细节较劲 

 

  战国背景的《芈月传》里说出“金屋藏娇”;不给任何科学依据,萝卜黄瓜一扔就爆炸的抗日神剧;“严谨的医疗剧”里,女大夫穿着高跟鞋在医院里走出巨响……观众从愤怒到吐槽,到最后一脸漠然地关上了电视。一个又一个导演拍着胸脯承诺“细节严谨”“真实历史”“百分百还原”,却在各种简单的环节漏洞百出,让人不禁怀疑,他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肯认真去做。我们的电视观众就在这样一次一次地被戏弄中流失了。周梅森在会上说:“有人说,我们的电视作品最主要的观众就是客厅里的沙发。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现象。” 

 

  真正的文艺创作者,不会放过对细节的考究。熊育群讲道,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文学作品是《战争与和平》,“我去俄罗斯参观托尔斯泰的故居,得知他把《战争与和平》修改了一百遍。那是什么概念?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作品《星期六》,写了医生的一天,我看到小说的时候,坚信作者一定就是个医生,因为不是医生不可能写得如此深入。可是后来我了解到作者并不是医生,而是为了创作这部作品,跟随一个医生两年之久。他经常进入手术室,对手术的所有细节都无比熟悉,这种创作态度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