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司法 >

全国法院交流繁简分流改革经验 与会代表观摩庭审4分钟快速审结容

2017-07-12 15:25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公诉人在检察院、被告人在看守所,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于6月28日下午接连开庭审理了韩某盗窃案和葛某容留吸毒案。鉴于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罪名及量刑建议没有异议,经被告人和公诉人同意,法庭不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并当庭宣判。每案用时4分钟,全程8分钟。

  这是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推进会期间,《法制日报》记者随同与会代表来到西湖区法院观摩刑事速裁庭审理案件时看到的一幕。

  近年来,我国诉讼爆发式增长,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今年截至6月20日,地方各级法院受案量超1428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84%。为破解难题,各地法院借助信息化,大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有效提升审判质效,减轻群众诉累。

  6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推进会,通过视频短片、现场观摩、大会发言、专家点评等方式,交流和展示了这项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简案快审

  去年年底,因长期拖欠货款,广东深圳某电子公司等4家供应商,将深圳某科技公司告上法庭。考虑到深圳宝安区人民法院的案件较多,原告代理律师黄娟一度担心,可能一年半载都结不了案。

  出乎她预料的是,受理案件的第8天,宝安区法院就开庭审理了这4起案件,每起案件的庭审均不到半小时,而且都是当庭宣判。“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案,满意,太满意了。”视频中,黄娟面对镜头感叹道。

  原来,为提高审判效率,宝安区法院设立速裁法庭,专门审理标的额20万元以下的简单民商事案件,创设门诊式庭审、令状式裁判速裁模式,法官像医生门诊看病一样,一个庭接一个庭审理案件。目前,该院90%以上的民商事速裁案件,当庭制作令状式判决、当庭宣判、当庭送达。

  据介绍,在全国法院审执结案件中,民事案件约占6成,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是改革的关键。实践中,各地法院对民事案件分层处理,充分发挥民事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督促程序、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的作用,实现“简案快办、以简化多”。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明确,标的额10万元以下的案件,当事人均可选择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去年,全国基层法院适用民商事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审结的案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66.7%,当事人及时、便捷、低成本、高效益处理纠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与此同时,各地法院探索实行刑事速裁和行政速裁机制。试点法院在推进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国80%以上的轻微刑事案件得到快速解决,速裁案件10日内审结的占比92.45%,当庭宣判率96.2%。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推行全流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从审判环节扩展至刑事诉讼全过程,快侦、快捕、快诉、快审,大大加快了案件在各阶段的流转速度,实现诉讼效率全面提升。

  科技助力

  最近,杭州某小额贷款公司出现80多人逾期未还款的情况,涉及广东、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只见,该公司法务人员登录西湖区电子商务网上法庭,选择支付令,填写相关信息,导入借款合同,点击“提交立案”;那头,立案法官网上审核,予以受理;法务人员在线缴费;承办法官网上审查后,以电子邮件和短信方式向欠款人发送支付令,督促其限期还款。整个过程只需数小时就能完成。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