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科教 >

跟网游抢孩子 家长需“补课”(2)

2017-07-10 09:54来源:南方日报浏览:手机版

  调研显示,在普遍使用社交媒体的初中阶段,半数左右的家长没有在QQ、微信和微博上和孩子成为好友;超过六成的家长没有为孩子筛选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在孩子印象中,超七成父母在家最喜欢玩手机;仅有20%的12—14岁儿童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会向妈妈求助。张海波指出,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学习各个层面的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数字时代的榜样,需要补上一课。

 

  家长应向网游设计师“学习”

 

  “外界的诱惑永远存在,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儿童痴迷游戏,家长堵不如疏。”张海波介绍,研究发现,有网瘾的孩子普遍有低自尊、人际关系差、家庭功能差、对生活感到无聊没有目标等特点。为孩子网瘾苦恼的家长们,首先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感情账户”积累资本,“如果孩子没能在平日生活感受到你的有情、有趣,经常看到你的是监督、指责、拒绝、漠视,那他当然会更快地拥抱屏幕”。

 

  在网络游戏风行的时代,家长不必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反倒可以在日常家庭生活借鉴从网游的“人性需求”设计,调整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张海波建议,家长有三点可以改进。一是找乐趣。现实生活中如何寻找孩子兴趣点,让孩子体会乐趣;二是设目标。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让孩子从小有梦想并勇于实现梦想;三是定规则。电子游戏的规则都很明确,家长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也可以向游戏设计师那样,制定基本规则,激发动机、寻找乐趣、约定奖罚、及时兑现承诺,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感。

 

  暑假已经开始,张海波建议,仅是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是不够的,空余下来的时间做什么,是否可以设计得更有趣,可以召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给孩子一定主动权,约定暑假目标,制定简明可操作的约定条款。约定期限到后,最重要的是执行约定中的奖罚条款。如果没有完成约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好好回顾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进,并发起新的约定。对于小学中年级以上的孩子,要注意让孩子有更大的自主权,从“约定”变为“自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庭教育中身教永远大于言传。”(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