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公安 >

执法小细节,法治大进步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回眸

2017-07-05 14:03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今年4月10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分局近80名一线民警,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上了一堂特殊的执法“培训课”。他们在这里现场旁听了一起有关该局民警执法纠纷的二审庭审过程。

 

  原告是一起自行车盗窃案的嫌疑人,他称自己未偷车且被民警打伤。最终,法院依据民警办案时的全程录像,维持了一审判决。“办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出庭。除了紧张,我更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和严谨,今后将从思想上更加注意办案取证的松懈粗犷问题。”出庭说明情况进行质证的刑警大队民警井少波说。

 

  建章立制,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组织民警参加案件庭审旁听,是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以法治公安为目标,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成就显著。

 

  查验身份证应明确查验范围,随身携带警察证;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执法,但拍摄者要与现场保持3米以上安全距离……一个个执法的小细节,折射出法治的大进步。

 

  先后修订《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三版)》等规定及近500项裁量基准,探索推行受立案改革,全面启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对刑事案件重点执法环节统一审核、统一对接检察机关机制,形成公安部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目前,全国31个省级公安机关出台了受立案改革实施意见,16个省级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就统一对口衔接联合出台了文件,多地出台了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的若干措施。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分局,今年新成立的“一站式”受案中心,让案件处理形成一个容纳9项28个办案环节的全要素、全流程、全标准“闭环管理”体系。运行3个月后,该局新增与受立案相关信访投诉量下降80%。“以前想了解案件办理情况,要到公安局挨个儿办公室打听;现在,在受案中心就能找到案件负责人,真省事。”一起金融诈骗案中的受害人李先生满意地说。 

 

  据公安部对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情况的通报,2016年全国被考评的3557个市级公安机关执法部门和分县局公安机关中,执法质量优秀单位1644个,同比上升2.74个百分点。

 

  技术引领,强化执法管理效能

 

  在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中,全国公安机关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执法规范化基础建设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阳光警务”倒逼执法管理效能提升。

 

  山东研发“执法办案闭环管理系统”,实现对每一起案件从接警开始直至结案全流程实时监督;浙江在全省推广执法全程可视化管理体系,将现场执法记录资料、讯问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和办案区活动轨迹视频资料关联整合;湖南全面应用执法信息动态研判平台,通过对执法状况分析、执法异常自动预警、问题案件自动筛查等,推进信息化高端应用和深度拓展。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