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工商总局“叫停”地方政府商标评选认定(2)

2017-07-02 13:58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张茅强调,“双随机、一公开”是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体现随机的内涵,“不是信用好的、抽查过的,就不再抽查,避免人为选择”,他说。

    张茅要求,在双随机的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方法,对群众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发现、转办交办或工商部门通过其他手段掌握的违法违规线索、案件等,依职权开展核查和处理,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政府部门监管职责的法律边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政府监管的责任。

    张茅特别强调:“要注重公开透明,强化执法信息公开化,把市场监管放在阳光下运行。”他透露,有些地区出现了“应公开”与“已公开”不一致甚至相差悬殊的情况。比如,有的地方“应公开”为5000多件,而已公开竟只有7件。

    对于这种现象,张茅表示,很担心案件处理出现“体外循环”,也许是受到地方保护的影响,也许有其他原因,但如果不公开,这种监管的效果就等于零。

    营商环境排名3年提高18位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商事制度改革3年多来,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再到“多证合一”,每年都有新部署,每年都有新突破,一系列改革举措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显著改善了我国的营商环境。

    张茅介绍,从2013年度到2016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每年提高6位,这几年共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1位。

    而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也成为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改革前,2013年平均每天新设企业0.69万户,2016年是1.5万户,今年前5个月平均每天1.56万户。

    张茅透露,对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国内外媒体予以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对商事制度改革作出了23次重要批示,强调商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最近,日本媒体也称赞中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措施,打造了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提到如“商事制度改革”及“多证合一”改革已带来全社会创新热情。

    近日,经合组织《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提到通过“三证合一”“一站式”监督等“放管服”改革措施减少了行业准入壁垒,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

    “空壳公司”是因监管落实不到位

    在充分肯定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张茅也坦陈,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比如,有些方面反映,改革节奏快,落实操作难;放开放活快,后续监管难;改革创新快,新旧衔接难;工商改革快、协同推进难;部门要求快,基层落实难,等等。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