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发布 环境咋样?遥感画像(2)
据悉,2015年全国大型地表水体浑浊程度空间分布显示,西部水体以清洁和较清洁为主,东部水体以浑浊为主。申茜解释道,地势高、自然条件恶劣,使青藏高原湖泊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较小,多数湖泊属于清洁水体。而东部平原湖区水系发达,经济发展较快,河川径流和湖水搅动等因素导致了东部平原湖区多数为较浑浊水体。东北山地与平原湖区湖水浅、面积小,矿化度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以及人为因素,造成该地区湖泊浑浊程度偏高。
实施遥感监测20余年间,耕地和水域面积增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联合中科院等多家单位,首次自主建设了我国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及其动态数据库并持续更新,全面、系统、完整、连续地反映了30余年间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变化。
报告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遥感监测的20余年间,我国土地有266193.86平方米改变了一级利用属性,占遥感监测土地总面积的2.8%。动态变化广泛出现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域和北方相对集中。其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和水域面积增大,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
“耕地变化最显著,其动态变化面积高于所有其他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先增后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该报告副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张增祥说。
此外,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变化幅度最大。张增祥说:“到2010年,扩大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1.32倍,年均扩展面积仍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其中,城镇用地扩展1.76倍,农村居民点扩展1.1倍。”
报告还显示,2001—2014年中国植被生长季始期整体呈现提前的趋势、生长季末期呈现延长的趋势。
其中,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山东半岛、东北平原及青藏高原整体呈现出明显延长趋势,每年平均延长1.5天;秦巴山地、南方沿海地区植被生长季起始期整体呈现出明显缩短趋势,每年平均缩短1天及以上。(责任编辑:韩佳欣) |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