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发布 环境咋样?遥感画像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该报告针对大气、水质、土地利用、植被、水资源、农业等众多领域进行了记录和汇总,科学客观地呈现了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历史变化。
“这是我国遥感界几十年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科研部门作为第三方独立客观完成的‘科学数据’,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和分析结果,支持发展规划的制定、决策部署的监控、实施效果的监测。”报告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顾行发介绍说。
长期观测发现,我国二氧化氮排放浓度呈现季节特征
遥感科研人员通过监测2010—2015年中国及重点区域大气浑浊度和PM2.5浓度,全面呈现了“十二五”以来大气浑浊度和PM2.5浓度的时空特点。
报告副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说:“我们主要是对二氧化氮排放进行观测,因为其排放对大气污染影响巨大,它在空气中转变为硝酸盐,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
“我们在长期观测中发现,我国二氧化氮排放浓度呈现季节特征,体现了人为排放的主导作用。”陈良富说,冬季由于取暖等导致能源使用量加大,形成二氧化氮的全年峰值,更增大了灰霾重污染的防控难度。同时,二氧化氮的季节特征受自然条件影响,春夏季湿度增大、扩散条件理想,二氧化氮含量减少。
从报告看,我国大气二氧化氮柱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和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值区。其中,2010—2015年,二氧化氮柱浓度高值区范围有所缩小,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PM2.5浓度方面,京津冀的PM2.5浓度空间分布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趋势。时间趋势上,2010—2013年PM2.5浓度处于平稳状态,2014—2015年显著降低。
对此,陈良富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氮浓度的降低以及2014年之后PM2.5浓度显著降低,有力证明了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施行是有效的。”
全国大型地表水体中,西部清洁为主、东部相对浑浊
此次报告还首次发布了2000—2015年全国大型湖泊和水库的水质状况监测成果。
“我们的监测对象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湖泊、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利用水质状况遥感指数,将水体划分为21个不同的颜色级别。级别越高水质越差。该指数指示水体浑浊程度的精度为63%。”报告编委、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申茜说。
报告显示,2000—2015年,全国统计的175个大型地表水体中,虽然年间有波动,整体来看,全国A类B类水体个数在上升,C类D类水体个数在下降。
|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