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依法鼓励哪些人员率先献血?
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身体条件较好,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实行无偿献血的基本队伍。任何新制度、新风尚的确立和实行,总要有先进分子的带动和率先垂范。依法鼓励这部分人率先献血,是保证献血法顺利实施,避免医疗临床用血发生短缺,带动全社会树立救死扶伤的社会新风尚的有力措施。从开展无偿献血以来的实践看,也是这部分公民起着带头和表率作用。本法总结实践经验,作出这一规定是必要的。据1995年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测算,我国高等学校每年有新生90万,其中适龄并体检合格者约占70%,现役军人每年新增约 30万,体检合格率约为80%。另国家工作人员每年新增约91万,体检合格率约为40-50%。发动这部分人率先献血,每年大约能献血250吨。预计率先人群献血每年能满足临床用血至少1/3,而且可以保证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在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是以这部分人群为基础作保障。日本、德国、尼泊尔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学生献血比例很高;韩国军人献血占无偿献血的41.7%,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军人献血在无偿献血中作用很大,如印度尼西亚军人献血占 25%。 这里所指的国家工作人员是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职能部门)、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国家干部和按国家工作人员管理的人员,后者主要包括两部分人:第一,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所讲的“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在公司、企业等单位当中具有经营、管理职责,或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在公司、企业等上述单位中的一般工人,临时工等其他勤杂人员,不属从事公务的人员。第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释义》) |
- 上一篇:职业病的概念是什么?
- 下一篇: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 怎样填写业务单式? 07-04
- “317新政”,五大法律问答助您应对房屋买卖纠纷 07-12
- 国家对晚婚晚育有哪些奖励措施? 07-04
- 房屋面临折迁被强行异地安置合理吗? 10-16
- 出国但并未培训需要赔偿违约金吗? 10-27
- 什么是劳动合同? 07-04
- 为什么不得随意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证? 07-04
- 流动人口头胎办证简化 涉北京等10省市 08-30
- 为他人帮忙搬家摔成重伤,医疗费由谁承担? 11-13
- 出租车司机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