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建等于变相加班吗?网友:不排在休息日还可接受
想要增强凝聚力的团建为何成了“团灭” 这两天,“团建等于变相加班吗”的话题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吵得沸沸扬扬。截至目前,阅读已过亿,讨论也已过万。 网友们根据切身体会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可谓见仁见智。不过,总体来看,团建对不少人来说已成了“甜蜜的负担”,甚至对有的人来说只是负担。 团建,是团队建设的简称,放在具体语境中,通常指用人单位组织的户外拓展、会餐等活动,目的是宣传企业文化、增进团队凝聚力及员工之间的感情。如果团建都是带着这么“单纯”的目的来进行,相信大多数人并不会反感。人们讨厌的并不是团建本身,而是“变了味”的团建。 先来看看人们都反感哪些“味道”的团建。安排在休息日的、惩罚性强制参加的、主题活动无趣或低级趣味的、换个地方说工作的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以上几乎包含了大多数人厌恶的团建类型。 拿安排在休息日的团建来说,这是大多数团建经常“踩的坑”,也是被很多网友提及的反感理由之一。好不容易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了,与其“累身累心”地出门参加活动,不如在家“躺平”舒服,干点自己想干的事,难道“不香”吗?所以,很多网友也表示,团建只要不安排在休息日,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团建安排在休息日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工作日大家都各自忙碌,很难有一致的空闲时间;另一方面,工作日“停工”也会影响单位效益。因此,相较而言,在休息日团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选项。 既然团建通常被包装成单位的福利之一,那为何不让这项福利落实得更实在一些?如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团队凝聚力,那自然也应当以员工为主,多从员工利益出发考虑。 在时间安排上,不妨多征求一下员工的意见,可能众口难调,但总能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时间。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时间,可能总会跟一些人的安排有冲突。是允许这一小部分自主选择,还是强制他们参加,考验着一个单位的管理智慧。 团建的内容设置无疑也非常重要。有的会选择去景区游玩,有的会选择一些特色项目等,无论选择哪种都要充分考虑员工感受。不想太累,是不少“打工人”的最低诉求:为了赶车要比平时上班起得都早,为了逛景点不得不疯狂赶路……比上班还要累的团建,能不能增进凝聚力与感情未可知,但极有可能会让许多人分分钟想辞职,更别提换个地点布置工作的团建了。 有人发帖说: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团建后都会有人辞职,直到他参加了团建,他明白了。本来为增强凝聚力的团建,变成了一次次的“团灭”,听上去,有些讽刺。 其实,人们到底喜欢、需要什么样的团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有几点应当是共同的要求:尽量不要占用休息时间、不要太累、避免强制惩罚性,更不要将团建搞成办公室以外的“办公室”。还有一点也被不少网友提及:有时领导卸下领导的“包袱”,可能收获更多。 什么样的团建是最好的团建,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效果好的团建,一定是征求了广泛意见而制订、落实的,团建既然是为了“团”,那就让大家一起来“建”,不要某个人、某些人“觉得”,而是要让“大家觉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如今职场以80后、90后为中坚力量,甚至出现了00后,这些人越来越强调个性,越来越注重个人空间,这种观念并不必然削弱团队凝聚力。只要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契合,关键时刻大家能一齐向前冲,团建的形式貌似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郭慧岩 来源:中国青年报(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将施行新条例 10-21
- 手机号被冤枉成骚扰电话?电话号码误标记可自助清除 07-03
- 长江干流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2414个 11-18
- 四部门:中小学校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 10-30
- 辣条“国标”出台,能否带动更多网红食品“转正” 12-18
- 于欢减刑出狱 告诫同龄人不要冲动违法 11-20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海军“和平方舟”站举行 09-22
- 疫情出现积极变化但形势依然严峻 02-21
- 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05-13
- 香港海关侦破洗黑钱案 涉款逾30亿港元 09-15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