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反电诈之变:从注重打击到打防并举(2)

2021-05-11 14:36来源: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反诈中心的技术在不断进步,可以准确定位到接过诈骗电话的事主越来越多,但反诈电话号码依然缺少辨识度,很多情况下甚至会被恶意标记。因此,2019年10月8日,北京率先开通了96110反诈专线,专门用于电话劝阻。
  反诈中心将96110专线分派给北京市公安局辖区内16个分局,针对诈骗电话所在的分区进行快速精准拦截。“我们通过平台发现哪个区域的群众正在遭受电信诈骗,就把这些数据推送给哪个分局,该分局就会对相关群众进行电话预警提示,必要时会上门劝阻。”
  据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消息,96110自2019年11月在全市启用以来,首次接通率、劝阻成功率均明显提升,平均劝阻时间缩短了近3成。2020年全年,共预警劝阻群众46万人次,避免财产损失20余亿元。
  96110反诈专线还有接受咨询反馈的功能。事主拿不准自己接听的是否是诈骗电话,不清楚自己的操作是不是已经将信息泄露,可以拨打96110进行咨询。
  去年,北京市公安局还研发出一款名为全民反诈的APP。用户下载APP后可以一键开启诈骗预警、防诈检测、风险核验等功能,还可以进行线上举报。目前该模式已经被推广至全国各地。
  无感反诈:在诈骗信息到达手机前“截杀”
  “他们在暗处盯着你的钱包,我们在幕后守护你的积蓄。”除了打拦截电话或者登门拦截这样直接与事主接触的工作外,反诈民警多数的工作都是在暗处,看不见对手,却时时刻刻在与他们博弈。
  苏兴博说,这两年诈骗案件虽然一直在发生,但百姓接到诈骗信息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接起陌生电话,对面却无人说话,这是有人将诈骗电话半路“截和”;点击未知链接不会轻易中毒了,因为警方的无感反诈措施在半路“截杀”了这些危险的链接。
  “随着技术手段介入,我们做了很多无感反诈措施,让用户接收不到诈骗信息。”苏兴博解释说,警方的无感反诈措施可以在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联合各大运营商拦截犯罪分子的诈骗电话和信息,即使有“漏网之鱼”,在到达用户手机时可能也早已失效。
  一旦上述拦截都没有成功,且事主向警方反馈的信息是“已经打款”,接下来的追逐就更加激烈。“犯罪分子横向、纵向打散资金的速度甚至是以秒计算的,”苏兴博告诉新京报记者,“真的是在和骗子比速度,资金进入对方账户后,只有迅速行动才可能挽回损失。”
  “目前我们已和多家商业银行实现快速对接。”苏兴博提醒,如果受害者已经被骗取资金,应该快速报警,民警可以在办公室里完成对银行资金流的快速查询,及时冻结止付。
  加强精准宣传,从源头上远离骗局
  “××大学师生本月共计被骗××万元”,北京某重点大学门口,派出所民警一脸严肃地举着一张白底红字的宣传板。
  这是民警在高校做反诈宣传的一幕。苏兴博提到,“大学生被电信诈骗,尤其是遭遇网络刷单诈骗的人数已经远超其他群体。骗子的话术和手段都在不断进步,以前大学生被骗最多也就是生活费,案值几千元,但现在,各类号称能迅速放贷的小额贷款机构为骗子们提供了骗取大额资金的机会,骗子盯上的已经不只是你卡里的那些钱,甚至包括了你未来的钱。”
  为宣传反诈,苏兴博使出了浑身解数,抖音、快手、知乎、微信各个媒介平台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从一个办案民警变成一个反诈宣传的“网红”。但问题在于“有意识看反诈宣传的人本就不易被骗,真正有可能被骗的都不会看宣传内容,怎么把宣传做得更精准,我们还在不停想办法。”
  苏兴博车的后备箱里摆放着一摞摞自己编写的反电诈宣传材料,一有机会他就把这些材料散出去。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