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为青少年追星纠偏,得先治一治“带路党”
5月4日晚,网络综艺节目《青春有你》第三季被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叫停。这是一档开播于今年2月的网络团体综艺,选拔国内偶像男团参与表演,原定于5月8日举行总决赛。 据说,起因是一段网上疯传的视频:赞助商在牛奶瓶盖上印了二维码,扫描瓶盖里的二维码才能为自己的偶像投票,有些粉丝雇人购买奶制品收集瓶盖刷码投票,买的奶太多,就随手倒进水沟。 粉丝为追星而明目张胆浪费食品,着实可气。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团体综艺节目自国内出现以来,其投票模式一直遭人诟病。早在2020年2月发布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中就明确规定,“节目中不得出现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 而“买牛奶获得投票权”,是鼓励粉丝通过购买产品来为偶像投票,无疑违背了这条禁令。 类似的投票行为近期在一些平台屡见不鲜,直接效果是节目获得了流量,赞助商实现了销量增长,粉丝也如了愿,看上去皆大欢喜了。 但是,这种投票逻辑,带歪了价值导向,侵蚀了青年人的追求和三观。正如新华社所说的:“不只是把牛奶倒沟里,而是把青年人带沟里。” 表面上看是浪费食物,是节目设计得不合理,但本质是价值观问题,是利益至上、责任缺失的表现。表里问题都值得深思。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为何青少年在追星时却显得三观错乱?看来,追星之风应得到正确引导,如何追星值得社会各界探讨。 更值得反思的是,节目流量很重要,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积极有效的粉丝行为疏导,才是综艺节目能够青春永驻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平台科学设置比赛环节,正确引导粉丝,才能发挥选秀经济的积极正面作用,而不应该绞尽脑汁去挑战社会底线。在这件事中,无论平台还是商家都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光明日报]学术研究的“快餐化”倾向有害无益 01-05
- [北京日报]扫码点餐要少点套路多点服务 03-17
- [北青报]首份防治性骚扰指南让反性骚扰更有力 03-27
- [新京报]无绳遛狗还踢伤孕妇:这个网红要“凉” 09-11
- 新京报:应设立“暴行罪”,向暴力打人说不 05-27
- [光明日报]整治虚假保健品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07-12
- [新京报]抵制律师"0元接案",根本途径是回归"专业评价" 08-04
- [北青报]以法律的名义向"好评返现"说不 11-19
- [新京报]博士论文《致谢》刷屏:苦难面前,努力即有价值 04-20
- [北青报]银保监会此时发布《通报》用意何在 07-1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