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保护隐私是招聘平台应尽责任
北京市近日发布《北京市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其中关于保护求职者隐私的相关内容,成为舆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人力资源服务业上接产业、下连就业,在稳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在新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网络招聘因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需求等功能备受社会青睐。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我国共有3.9万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1.5万个网站,共帮助2.55亿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下招聘会举办受阻,“不打烊”的线上招聘服务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和劳动者实现就业的重要载体,引导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供需对接。 不过,各类招聘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无序发展等问题。从“40元可买10万份简历”,再到“投简历几小时后就接到骚扰电话”,招聘平台的套路与陷阱让人防不胜防。近年来求职信息泄露现象虽不时曝光,却屡禁不止,今年央视“3·15”晚会再次点名曝光部分招聘网站求职者简历被售卖,说明招聘服务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迫在眉睫。 今年3月1日起,人社部出台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开始施行,对网络招聘服务活动准入、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北京市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办法》也明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求职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从事网络招聘服务应当建立求职者个人信息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超出合理需求的求职者个人信息下载行为。相关法律规定逐渐完善,说明社会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和保护达到新高度。 我国有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上亿市场主体,未来人力资源服务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招聘平台来说,面对这么大的体量,自身核心竞争力本不该盯着手里的这点个人信息,而是应考虑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更精准高效匹配供需两端需求,用差异化、多元化经营策略来吸引更多活跃客户,拥抱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换个角度来说,既然求职者信任你,愿意把最重要的个人隐私交付给你,招聘平台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新华网]别让广告“弹”窗成网络“毒”窗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 [钱江晚报]泛滥成灾还难以关闭,弹窗广告不能乱弹琴 11-11
- 评论:变相烟草广告泛滥亟待消除法律模糊地带 06-11
- “争座后猝死”莫落入彭宇式舆论陷阱 09-11
- 社会抚养费遭挪用成普遍现象 地方也不知到底怎么用 12-15
- “薪酬保密制度”不应被滥用 01-07
- 时评:价值与颜值 09-06
- [光明日报]“名小吃”奖牌能买 口碑买不来 12-15
- 高尔夫球场的转型“检验”城市规划理念 08-26
- [经济日报]旅游"能约尽约"有利疫情防控 12-29
- [北京青年报]"拒不工作停发低保"有助拔除精神贫困 01-2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