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自洗钱入罪的意义与司法适用(2)

2021-03-25 14:22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修订的意义:提升司法实践效果的立法之举
  我国自设立洗钱罪以来,定罪数量偏少,与日趋严峻的洗钱犯罪态势形成鲜明的反差。2007年6月,我国成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下称FATF)的正式成员国,这意味着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已经融入国际合作的框架。FATF有关评估报告充分认可了我国在反洗钱工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认为我国的反洗钱体系具备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出,洗钱犯罪具有特殊性,自洗钱不能入罪不利于打击洗钱活动。我国刑法学界对于洗钱罪相关法理和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在刑事立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是根本之举。而根据有关部门的分析,洗钱罪定罪数量偏少有法律规定方面的原因,例如洗钱罪的主观方面认定标准严格、自洗钱行为尚未入罪等,也有在执行中一些基层办案机关缺少洗钱犯罪侦查经验等原因,还存在“重上游犯罪、轻洗钱犯罪”的倾向。
  值得肯定的是,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大惩治洗钱犯罪的力度,切实转变“重上游犯罪,轻洗钱犯罪”的做法,办理上游犯罪案件时要同步审查是否涉嫌洗钱犯罪。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严惩洗钱行为,在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洗钱犯罪707人。
  从犯罪学研究和国际反洗钱的实践看,为了支配、享用从上游犯罪中获取的犯罪所得和犯罪收益,以及为了逃避打击和切断自己与上游犯罪的“黑金”联系,上游犯罪行为人必然会实施洗钱活动,这既表现为通过第三方进行(即“他洗钱”),也可以是本人亲自去实施(即“自洗钱”)。如果刑法只规定“他洗钱”的模式,等于给自洗钱入罪带上了禁锢的“枷锁”,这就意味着将很大比例的自洗钱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之外。可以说,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入罪,是在总结长期司法实践基础上的立法“解套”。
  司法适用中的区分认定问题
  从立法技术上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第191条中“明知”术语的删除,主要是出于将自洗钱入罪的立法考量,这与在客观方面删除三个“协助”术语的立法目的是相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从我国反洗钱的司法实践看,“明知”认定一直是取证难和认定难的最为棘手问题,严重制约了司法机关对洗钱罪的查处,这也是对洗钱罪判决数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明知”术语,并不意味着对洗钱罪的司法认定就不需要考虑主观要件,否则会陷入“客观归罪”的泥潭。在联合国颁布的《禁毒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反腐败公约》中,均规定了“明知”等主观要件作为洗钱罪的构成要素,可以根据客观事实情况予以推定,并没有因为基于打击而完全取消洗钱罪的主观构成要素。这也得到了FATF有关评估报告的认可,只是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明知的认定标准。有鉴于此,在我国目前规定自洗钱入罪的法定情形下,对于洗钱罪在主观方面的认定,可以分为“自洗钱”与“他洗钱”两种类型来理解适用:在“自洗钱”的情形下,不存在对“明知”的证明问题;但是,在“他洗钱”的情况下,依然需要证明行为人主观要件的成立。
  另外,在自洗钱入罪之后,对于自洗钱与上游犯罪的竞合问题,是从一重罪处罚,还是数罪并罚,刑法修正案(十一)未作规定,这就需要结合清洗“黑钱”行为方式的性质来区分界定:
  (1)法定七类上游犯罪的本犯所实施的后续行为,倘若是上游犯罪的自然延伸,例如对于本人犯罪后自然地占有、窝藏、获取等行为,则不宜认定为洗钱。在这种情形下,法定七类上游犯罪的所得和收益是处于上游犯罪实施后的“物理反应”之自然延伸状态,本犯并没有对其实施动态的“漂白”行为,这符合传统赃物罪的特征,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故不应划入洗钱的范畴,也就谈不上洗钱罪的适用问题。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