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果蔬水稻林木被“熏”坏,居民在家也得戴N95(2)

2021-03-17 14:57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浏览:手机版

  蔡秀华家有一亩多水田,今年收成比以往减少了三分之一。“水稻也长不高,有的在生长过程中就逐渐枯死。”她说。
  不光是蔬菜和水稻,后哨村的果树也受到影响。记者在一片枇杷树林看到,枇杷树叶大量掉落,有些树梢开花部位干枯发黑。
  “前几年种枇杷是主要经济来源,工业园区开起来以后,我们的枇杷产量一年比一年少,枇杷果子个头越来越小,有的果子甚至长不大就掉落了。”村民杨树先说,“没想到今年有些枇杷树连花都不开了。”杨树先坦言,因为污染较大,留在村里发展产业已经不现实,只有外出务工才是唯一的出路。
  园区曾因污染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
  早在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指出:贵州省“工业园区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全省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贵州省整改方案明确,2017年12月31日前,确保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所排放污水达到相关要求后才能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2018年6月30日前,建设完善已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园区配套管网,确保园区废水应收尽收;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设施不正常运行、偷排及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
  2018年11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展“回头看”时在台江县督察发现,黔东南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整改不力,敷衍应对,涉重企业管理混乱,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徒有其表,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重金属污染隐患突出。
  其中,台江经开区园区内有企业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厂区环境管理粗放,防渗措施不到位,含铅含酸废渣堵塞厂区内导流沟,废水处理系统跑冒滴漏造成厂区外林木大面积死亡。企业虽将受污染林木铲除后补种了树木,但并未及时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也未完善防渗措施。
  此次督察还发现:台江经开区有企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不到位,废水处理系统混乱,清水收集池贮存大量工业废水;未按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随意将危险废物和其他杂物混合堆放,危废管理混乱;作为再生铅生产企业,废气在线监测系统不能监测其特征污染因子——铅及其化合物,不能监控含铅粉尘进入外环境状况,形同虚设。此外,9家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均未按规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园区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黔东州生态环境局台江分局局长杨宏介绍,针对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展“回头看”时在台江县督察发现的企业管理不规范问题,台江县立即开展调度和研究,邀请相关专家编制《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在两年整改期内全面落实整改措施,经过几轮的专家组审查验收,如今问题已基本解决;针对经开区环保不配套问题,台江县出资5000余万元建成完备的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够处理1000吨工业废水。
  3年多过去,记者在当地走访发现,群众反映的土壤、水污染问题逐渐减弱,但疑似大气污染的现象却正在加剧。
  后哨村村民杨有民告诉记者,树木、蔬菜、粮食作物等逐渐枯死是近两年的事。“大概两年前开始出现果树死亡的现象,个别的村民曾到村党支部、村委会反映情况,但是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杨有民说,“从来没有相关人员到村里核实过村民的损失。”
  “作为监督机构,并不能确保企业每时每刻都不排污”
  台江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飞表示,近年来也接到过工业园区周边村民反映大气污染问题,但经开区管委会均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进行过数次督察整改,督促企业提升工艺水平,加强环保监督,目前园区内各家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均达标。
  受访专家初步判断,台江经开区周边村寨柳杉、果树、蔬菜逐渐枯死符合二氧化硫污染特征,或与当地工业园区铅酸蓄电池、再生铅冶炼回收等重工业排放废气有关,但具体原因需要科学地进行鉴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