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经济日报]“3·15”曝光的老问题改了吗?

2021-03-17 14:11来源:经济日报浏览:手机版
  202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福特汽车变速箱生锈、废旧钢筋翻新、瘦肉精羊肉、360搜索医药广告造假、手机软件专坑老人、招聘平台泄露用户简历、商店偷偷收集用户人脸信息等问题。
  一如既往,跟进报道铺天盖地,消费者震惊愤慨,涉事企业连夜道歉,监管部门雷霆出击。然而,这些年被曝光的那么多企业和行业问题,真改了吗?消费者能放心了吗?
  2020年,“3·15”晚会曝光了汉堡王使用过期食材、宝骏560变速箱故障不断、趣头条推虚假广告、嗨学网退费难、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手机SDK卡窃取用户隐私等。
  对比今年,汽车变速箱问题、虚假广告问题、窃取用户隐私问题均是“二进宫”。
  再把视线拉得远一点。2017年至2019年,“3·15”晚会共曝光了30多家企业:2017年,曝光了互动百科虚假广告泛滥、郑州科视视光公司以检查为名收集学生信息、另一种“瘦肉精”卷土重来、黑心“健康讲堂”坑害老人等内容;2018年,曝光了大众途锐的发动机缺陷、6禾核桃“山寨”6个核桃、珠宝店抽奖骗局、市政工程管材造假等;2019年,曝光了中科智联等公司的机器人打骚扰电话、馆陶县振堂蛋鸡养殖有限公司等商家将普通鸡蛋伪装成“土鸡蛋”、社保掌上通APP强制索取用户信息等。
  是不是都似曾相识?不用专家做分析,一个普通消费者都能从这堆被曝光的问题里发现至今仍赖在身边的“牛皮癣”,没有一个是新出现的,只不过被点名的企业换了一批又一批。
  其中,有些问题变本加厉,有些问题借了新业态的东风,祸害范围还更广了。比如,最近中消协调查发现,农村集贸市场问题商品出现反弹式增长,“三无”产品问题未见好转。另据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借道直播间,导致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受理的“直播带货”投诉举报同比增长357.74%。教育培训乱象问题还成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
  这些年,媒体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进行了持续报道,但从效果看,上热搜不代表能解决。因此,媒体既要关注新热点,也要紧盯老问题,跟进报道被点名的企业和行业是否整改、收效几何、消费者满不满意、有没有建立完善杜绝问题产生的机制。总之,要形成监督闭环,不能烂尾。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在监管模糊地带划出有法可依的明确红线;必须加强协调联动,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让监管力量攥拳出击、不留死角;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区要有所作为,可探讨推动建立问责督导机制,对问题严重的地区和部门问责。今年“3·15”当夜,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直播带货视频需保留3年、不得默认授权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等规定,就是个很好的思路。
  还要看到,很多消费顽疾并非单独存在,系统性问题终得用系统思维来解决。比如校外培训乱象,涉及教育招考改革、办学模式、投入保障等,需要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惩治直播间假货泛滥,得从斩断假货生产源头、完善商品标准抓起,需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只有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突出问题,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才可能不让问题仅仅停留在“被曝光”。(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