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理退保”变“抵押贷款” 谨防新骗局
“代理退保”变“抵押贷款” 谨防新骗局 反映诉求可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 骗局 保单变成“高收益”理财产品 近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专门办理所谓“代理退保”业务,实际是以“维权”之名谋取私利,甚至骗取消费者资金,从事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如名义上为消费者办理“退保”,实际是抵押保单办理贷款,再诱骗消费者以贷款资金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后“跑路”,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昨天,北京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代理退保”新骗局,一旦遭遇“退保诈骗”等不法侵害,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代理退保”骗局,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以及不当退保导致经济损失。保险消费者如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要,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如消费者未能与保险公司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消费者发现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违反相关银行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向被举报人所在地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仍有民事诉求的,应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提示 电子投保“五注意” 认清资质验明正身 网上选购保险的第一步,就是在投保前要认清保险机构资质,要注意选择正规保险机构的产品。互联网保险业务必须是持牌保险机构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的保险经营活动。正规保险机构网站或综合网络保险网站的功能和产品种类更为丰富齐全,而假冒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虽然与正规网站显示的名称版式雷同,但域名中会夹杂毫无意义的数字或字母,跟保险机构本身的中英文名称无法对应,而且通常功能比较单一。 不被“高息”诱惑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虚构保险产品和保险项目,或承诺高额回报引诱消费者投资,或冒用保险机构名义伪造保单,往往涉嫌非法集资,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消费者要注意提高警惕,不盲目相信高收益宣传,不随意向可疑网站提供个人信息,自觉抵制诱惑,谨防上当受骗。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选择符合自身实际保障需要的保险产品。 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并如实告知自身情况 在电子投保过程中,消费者应注意查阅产品介绍、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尤其是作出特别提示的免责事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义务、退保损失等重要事项。如果对有些内容不了解,可以联系官方客服详细询问清楚。一般网站的保险产品条款及相应免责部分会有特别标识,并附链接。如果保险公司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情况进行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避免因未告知或告知不准确而影响保险合同效力。 慎重对待电子签名 电子签名或反馈的验证码具有确认投保意愿的法律意义,应像对待手签姓名一样慎重。消费者一定要在确认保险产品符合自身需求、确需购买后再履行电子投保程序,避免盲目投保。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回收品牌漆桶灌装劣质油漆出售 两人被诉 04-25
- 购买21头牛电死后强行注水销往市场 3人获利9万余元 03-19
- 以曝光环境污染为借口索要钱财 厂里来了"记者" 10-31
- 四人谎称恋情受挫卖掉仿真戒指 骗取6家金店8万余元 03-22
- 团伙租船在微山湖里开设赌场 参赌人员有专车接送 11-15
- 大意了!被直属领导拉进的领导群,她竟然还是被群友骗了...... 02-10
- 全国首例工商部门援引新《消法》处罚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 05-03
- 商家称3万元能在核心期刊代发论文?小心是骗局! 07-19
- 莫须有的百万巨债 06-03
- 完善制度防止冲击社会心理底线事件频发 11-0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