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如何保护隐私 专家:行业自律法律监管缺一不可
刷脸时代 该如何护好我们的“面子” 一个人的手指指纹只有10个,虹膜只有两个,掌纹只有两个,声纹只有一套,脸也就只有一个。生物认证是不可撤销的,一旦其信息泄漏了,就没有什么补救措施。 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安全保障的刷脸,与把身份证和银行卡密码随便交给他人,没什么区别。 因不同意进动物园要刷脸,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浙大法学博士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此案成为国内消费者起诉商家的“人脸识别第一案”。 2020年12月29日,该案二审在杭州中院开庭,郭兵提出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相关格式条款内容无效的诉讼请求。 之前不久,一则“戴着头盔看房”的视频广为流传,因为一些售楼处的工作人员会通过人脸识别判断购房者身份,进而决定是否给予购房优惠。 互联网时代,“刷脸”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新挑战。近年来,围绕人脸识别的争议不断。这些争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脸识别应用之广泛及由此引发的公众担忧。 互联网时代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生物认证技术有哪些弱点?包括刷脸在内的生物认证应用场景和技术是否有相关的规范和监管?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生物特征就是我们的另一张身份证 在机场、高铁站进站核验身份,刷脸;到酒店办理入住,刷脸;在银行远程开户,刷脸;网上支付、通过门禁,刷脸……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其中,视觉识别技术应用落地颇为广泛,人脸识别逐渐从少数安防场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无接触的场景需求,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人脸识别其实是生物认证的一种,其他生物认证还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等。生物认证最大的特点是唯一性,比如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脸、指纹和虹膜等。 因此,生物特征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另一张身份证。“生物认证就是识别个人特征,比如说识别面容特征,跟查验身份证号码是一个道理,它可以指代我的个人身份。”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处处长李千目说。 可以想象一下,身份证不用时,要么放在钱包里,要么锁在保险柜里。如果有一天,你的生物身份证被物业公司、动物园、银行、酒店等存放在你无法知晓的电脑硬盘里,你还会觉得刷脸认证是安全的吗? 北京永信至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潘柱廷告诉记者,密码可以定期换,可以改。但是一个人的手指指纹只有10个,虹膜只有两个,掌纹只有两个,声纹只有一套,脸也就只有一个。生物认证是不可撤销的,一旦其信息泄漏了,就没有什么补救措施。 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安全保障的刷脸,与把身份证和银行卡密码随便交给他人,没什么区别。 “这样一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应该对其可能的收益和风险比进行充分论证。但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这个案子中,我们看不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也看不到使用方对风险的充分考虑和准备。此类为推广技术而推广的行动都是需要警惕和反思的。”东南大学程国斌副教授这样认为。 人脸识别为何屡被黑客攻破 早在2017年3·15维权活动中,就曝出刷脸登录存在安全漏洞:凭借一张观众的自拍照,可以成功“换脸”破解手机的人脸认证系统。 其后,也有过人脸数据泄露事件发生,有的是因为存储照片的数据库被黑客攻击,有的是因为工作人员将数据拷贝贩卖获利。 李千目告诉记者,目前生物认证的弱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认证主要靠图像或者视频来进行特征确认,图像和视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伪造的,“现在有一种方法叫做AI伪造,就是通过AI算法‘造出’一个不存在的人脸,或者自适应生成其他人脸,这种算法叫GAN,也称为对抗式神经网络,它可以通过大量的样本训练生成一些不存在的假样本、伪样本。”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五常市一超载小客车发生交通事故致9人死亡 08-11
- 6月起,这些重要新规将走入你我生活 05-30
- 环境监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 09-22
-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肺炎疫情情况 目前未发现明显人传人 01-01
- 重庆首例环境资源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 08-05
- 莫言等作家手稿频被拍卖 是否侵权遭质疑(图) 12-04
- 未来10年立法规划:广电总局将推动广播电视法 10-30
- 公安部交管局:严防发生涉危化品运输车辆群死群伤事故 07-01
- 北海海区全面启动2020年海洋伏季休渔执法 05-01
- “我想在这里安个家”——城市新移民的新年愿景 02-2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