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拖欠不付的车费,网约车司机只能自己“买单”?(2)

2020-12-25 13:28来源:工人日报浏览:手机版

  记者采访的大部分网约车司机表示,自己轻易不会催收,怕得差评,影响派单率。据了解,为保证用户体验,平台严格限定司机讨费行为。如果司机直接给乘客打电话遭到投诉,会面临罚款等惩罚。
  今年5月,网约车司机李方杰遇到一笔拖欠32元的订单。平台投诉1个月后未果,他“亲自”拨打乘客电话(虚拟号码)催要车费,但乘客仍拒绝支付。
  8月,李方杰查询流水时发现乘客已经支付了拖欠的车费,但平台罚款100元。问询客服才知道,该乘客支付后给了差评,还投诉他态度恶劣。此后,李方杰再也不催收了,遇到久未支付的订单,只能默默点击取消。
  谁的漏洞谁来填补
  “摊上这事糟心又费事。虽然钱不多,但总不能一直认栽吧,总得做点什么吧。”今年9月,李国尧联合3位经历相同的司机尝试就此事报警,但警方表示这属于民事纠纷,无法立案,建议到法院起诉。
  12月,4人咨询了上海段和段(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宇平表示,4名司机起诉22名乘客,被告分散且多,涉案金额又较小,建议司机还是应当积极向平台申诉,必要时可以状告平台。
  “这种事解决起来并不难,网约车平台结算机制有漏洞,应当由平台加强管理。”孟宇平说。网约车平台迫于行业竞争压力,为了吸引顾客,简化注册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度,但不利于行业长久发展。有益的做法是,全行业约定鼓励用户绑定支付账号,比如鼓励绑定信用卡或者其他支付预授权。
  李国尧呼吁,乘客应诚信出行,尊重司机劳动。“现在都提倡诚信社会,各种不良记录都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影响个人的贷款、买房。如果支付的漏洞无法封堵,建议网约车行业也建立一个类似的系统。”
  针对申请“小号”叫车、“逃一单换一个号”的情况,有从业者建议,平台可以限制用户首单的最高单价,将司机损失降到最低。一旦发现是“小号”恶意拖欠车费,平台应积极处理。
  小V表示,目前,各家平台方面正在构建“信用联盟”,比如滴滴打车未支付,支付宝就会提醒。美团打车未支付,不让点外卖。同时,她所在平台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以更好地识别“刷单”“绕行”行为,最大程度减少司机的损失。(记者 刘旭)
  (应被采访者要求,当事司机均为化名)(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