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模板的"量身定制"方案 "情感挽回导师"可能是厨子(2)
因企业涉嫌诈骗,警方从这家公司查获话术本80多本,初步核实涉案资金200多万元。 “所有的话术本指向同一个目的:让客户甘心交钱。”办案民警介绍。 失恋后的男女,心理比较脆弱。这家公司有专门的《情感客服话术》,从自报家门开始,客服人员会故作关心,化身倾听者,假装与咨询者引起情感共鸣;随后,便过渡到推荐“资深分析老师”。 “你既然来找老师,就要跟老师好好配合,互相信任,效果是建立在相互配合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一刻起,客服开始索要联系方式。 如果咨询者回答“不想留电话”“犹豫,想自己试试”“问多少费用”“在上班,不方便”等,话术还分别制定了应对策略。 “资深分析老师”也有一套包含自我介绍、了解情况、分析共鸣等的专门话术。每一句问询环环相扣。在摸清咨询者相关情况后,分析老师都会来一句“听你说了这么多,老师觉得你的男(女)朋友还是很爱你的呀。”还会重复咨询者讲过的细节,运用排比句予以佐证,接着就极力动员赶紧挽回。 如果咨询者对效果表现出担忧,分析老师话术里有一套完整的说辞。比如,肖元遇到过的只付一半作为定金的情况,话术中是这样讲的:“如果你真的有所担心,可以跟我今天上午的一个学员一样,先付一半的定金……主要是你要相信老师,后期的服务你才可以高度配合,挽回几率才会更高。” 针对“不信任、怕受骗”的情况,话术也专门设计了回应话语,比如,“妹妹,老师这边是正规的机构,老师也是有家庭有孩子的,如果都像你说的是骗子,可能早就被警察抓起来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比对话术文本发现,在对咨询者佯装关心的同时,他们还会使用激将法,比如:“你根本不懂男(女)性思维,你的情商很低,你的情绪能力管理很差”“如果你能自己解决,你们的感情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错误的方法只会恶化你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多名咨询者花钱买来的“挽回方案”显示,除了个人信息不同,策略不外乎“冷静思考、有效沟通、重建信任”等,内容基本一致。 造假的证件 直到报警,肖元都不知道,让自己花了4800元的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双方也没有合同。他也没有在意这些提供咨询服务的“老师”,是否具备资质。 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只知道客服与资深分析老师、情感指导老师所在的公司是武汉的,统一制作的微信头像上标示着某某“幸福计划”。这是该公司为情感挽回类服务包装的名称。 警方调查显示,涉案公司为汉口一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登记的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服务、非医疗性健康咨询、心理咨询服务等。警方现场查获了20多本虚假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根据该公司员工的说法,此前公司称要办心理咨询师证,要求员工每人交2500元,公司为每人补贴2500元办证,员工未参加培训、考试,“过了几个月,证书就办下来了”。 早在2017年,“心理咨询师”退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目录,其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已经取消。“这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涉嫌诈骗的对象不仅是客户,连员工也包括在内。”办案民警分析。 此外,该公司对客户宣称挽回几率高达85%。民警对成交的客户进行了回访,“近九成表示并没有挽回成功”。 监管漏洞 自称资深情感分析师的万老师,到底是什么身份?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万老师的名字出现在武汉一家宣称“帮助孩子提升记忆力”的教育类公司年度表彰大会上。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网络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10-28
- 新疆:21亿元农村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拨付到位 逾9成投向贫困县 07-01
- 福州两记者采访遭暴力阻挠 12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拘 12-24
- 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 02-25
- 北京明确九种“校闹”行为 包括制造、散布谣言等 06-12
- 切断病毒传染源 中国禁食野生动物呼声再起 02-05
- 生态环境部发文严禁“一刀切”和“滥问责”行为 07-10
- 打各种旗号诱骗他人 警惕“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08-22
- 重庆:公检协同打造认罪认罚案件快速办理绿色通道 10-10
- 两部门:签订不实就业协议将被集中治理 03-2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