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链条打击网络贷款诈骗
公安部指挥15地公安机关统一行动 全链条打击网络贷款诈骗 核心阅读 前不久,江苏省苏州公安机关成功侦破“3·26网贷电信诈骗专案”,在全国率先打响打击贷款类电信网络诈骗集群战役,揭开了此类诈骗案的黑灰产业链条。其后,公安部指挥全国15地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非法网络贷款推广团伙57个,抓获嫌疑人460余名。大量案件事实证明,面对网络贷款信息,必须保持警惕。 “无需抵押也能贷款30万”“一张身份证就可贷款10万”……这些网络贷款推广信息是否可靠?是否隐藏着陷阱? 一条“无抵押贷款”信息,牵出网络贷款诈骗案 今年3月的一天,江苏南通市某企业主程某正在用手机浏览新闻时,突然跳出一个悬浮窗,上面是“无抵押贷款”的广告。考虑到公司正好有一笔贷款月底到期,程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点击进入,并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大约过了半小时,程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某小贷公司”的工作人员,知道程某的贷款需求后,希望添加程某的微信。程某在网上检索了该小贷公司的信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便加了对方微信。 过了一会儿,程某微信接收到一份电子合同,程某按“工作人员”要求,将其打印并在合同上盖章签字。合同中有一则条款称,需要贷款人转10万元押金到贷款方提供的银行卡里,并将转账记录截图发给对方。 随后,程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上面有一串验证码,对方要求把这个验证码发给他。过了一会儿,对方打来电话,详细地“教”程某通过做银行流水来进行验资——对方会先给程某的银行卡里打钱,然后让程某把钱转到小贷公司“工作人员”的私人账户上,并称“这是在帮程某做流水,转到私人账户上是为了方便”。 其间,程某银行卡的发卡银行还专门打电话给程某,提醒他要防止被骗。这时,已经被“工作人员”说服的程某还责怪银行工作人员多管闲事。后来见贷款迟迟下不来,程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便报了警。 事实上,“工作人员”利用程某之前填写的个人信息以及程某手机上的验证码,给程某的银行卡开设了一个电子账户,然后利用程某的信息不对称,把程某新办电子账户里的钱转到了程某的银行卡里,让程某错以为这钱是对方打给他的,于是就把从电子账户转到银行卡上的钱,最终转到了“工作人员”的账户上。仅10分钟时间,程某就转了两笔总计5万余元到“工作人员”的私人账户。 这样的骗局并非孤例。今年2月,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诈骗中心发现了一条“某银贷款”推广信息。“某银贷款”,名称很像某知名银行的金融产品,但打开界面民警发现,网页制作粗糙,最底端的落款显示,该产品由中部地区某县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开发,落款字体极小,很难让人发现。 民警初步判断,该推广信息具有网络诈骗嫌疑。为进一步查明情况,民警按照页面提示,先后录入了自己的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贷款额度,进行贷款申请操作。20分钟后,民警接到了一个外地手机号码呼叫,其自称是“某银贷款”的客服,要求他添加其QQ。通过QQ,“客服”要求民警提供手持身份证的认证照片,远程签订贷款合同,并要求其向指定的私人账户转账5000元,以证明贷款人具备还款能力。“这些操作,都是典型的诈骗套路。”民警说。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中央巡视组:中储粮总公司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 09-26
- 北京回应72座报亭遭“强拆”:是移改非拆除 08-11
- 四川德阳一男子拉拽公交司机引发车祸获刑五年半 08-31
- 3名老人被藏尸冰柜即便不立案也不妨公布真相 06-17
- 骗子瞄准老年人群靶向诈骗 “借鸡生蛋”等套路防不胜防 09-21
- 福建龙岩歹徒劫持公交车事件已造成8人死亡 12-26
- 殡葬品暴力何时休? 03-29
- 巨鹿交警大队开展防御性驾驶宣传教育 12-16
- 男子听说自己坐牢系因被人举报 遂持改装火药枪射伤对方 01-13
- 骗局难防:真瓶装着假茅台 售假者开宝马上门推销 01-10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