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性收养是否存在法律空白(2)
3 收养8周岁以上儿童应征得本人同意 招弟(化名)今年9岁,她在家里排行老四。招弟的父母受传统观念影响,一直想生个男孩延续香火。但是直到招弟出生,他们依旧未能得偿所愿。随着孩子的增多,招弟家的日子越过越穷。拮据窘迫之下,父母想把招弟送养给隔壁村的王某,王某欣然同意。但是听说了送养之事后,招弟表示坚决反对,在她幼小的内心里根本无法接受离开父母和姐姐们去其他家庭生活的事实,她坚决不同意自己被送养。那么,对于还是孩子的招弟来说,她的意见在法律上会影响收养关系成立吗?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应当双方自愿。收养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可见,收养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时,并非收养人、送养人均自愿同意,收养关系就可以成立。收养实际上是涉及三方的合意,即收养人、送养人和被收养人。因此,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虽然他们在法律上还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已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和对事物的识别判断能力,因此在建立收养关系时,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要取得被收养人的收养同意权。收养同意权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遏制一些收养人和送养人想借收养之名变相买卖儿童的行径。 4 收养程序从形式审查转为实质审查 王某想通过儿童福利院收养一名孤儿,他到福利院准备收养孩子并办理收养登记时,工作人员告知他,收养孩子必须先经当地民政部门对其进行收养评估,并作出评估报告。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收养评估一般包括收养人家庭基本信息、收养动机、经济能力、个人文化水平、身体健康情况(包括心理健康)、家庭背景、子女情况、收养人主要社会关系对收养的看法、居住条件和环境、道德品行、对收养作出的准备、婚姻家庭关系等诸多指标。此外,还要重点评估收养人及家庭成员有无虐待儿童、家庭暴力、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规定了收养的程序事宜: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此条与收养法原规定相比,新增加一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民法典规定民政部门收养评估制度,标志着我国收养关系的建立由形式审查转变为实质审查,从立法及制度层面上为保护被收养人合法权益筑牢了最后一道坚强有力的防线。民法典正式实施之前,现行法律对于收养制度程序的规定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从上述规定可见,我国收养登记采用的是形式审查。由于收养制度涉及重大身份法律关系,对于收养人、送养人和被收养人三方均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关系影响,因此,国家公权力介入收养程序审查是国际上普遍通行的做法。政府监督权体现在收养程序上,充分将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结合,全面评估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综合评判,科学评估,使收养人的资质与能力评估更加实质化、专业化、科学化,从而最大程度维护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收养,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收养的初衷是为了给失去亲人的孩子组建一个幸福温暖的新家,不让非法收养造成对孩子的二次伤害。坚持依法依规,合法收养,杜绝民间收养、网络领养等不合法做法,才能真正给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吴扬新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企业要求员工自愿放弃社保,违法!
- 下一篇:单方送养是否形成收养关系
相关阅读:
-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单行本出版 03-15
- 河北廊坊:一批房地产经纪机构违法违规被清理出市场 04-23
- 两部委联合发文:社区疫情防控不得“一封了之” 04-17
- 西法领导人会晤讨论应对欧美贸易争端 07-27
- "神童"5天速成? "沐忆学堂"速读培训班起底 11-01
- 福建福州:“督促监护令”推动落实家庭监护责任 06-16
- 联邦快递拒收华为手机?又道歉了! 06-23
- 长沙街头被刺伤女子:有心理阴影 现在看到陌生人会恐慌 08-04
- “硬核”防控,公众该如何响应? 02-07
- 联防联控机制:打12315可举报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02-2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