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静音车厢不妨一试
原标题:静音车厢不妨一试 近日,京沪高铁将设静音车厢的消息引发公众热议。什么算静音,什么不算?有人甚至提出,打呼噜的能不能坐?还有,非静音车厢难道就可以肆意喧哗?笔者认为,作为国外已有先例的国内新事物,借鉴他山之石,静音车厢完全不妨一试。 首先,希望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是许多乘客乘车、乘机、乘船时的良好愿望。如果在购票时能够有所选择,既是为自己选择,同时也是为他人创造一个相对更为静谧的环境,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乐而不为? 其次,所谓“静音”,标准也不难把握,以努力不对他人产生声音上的影响为最低标准。如把手机设在非响铃状态,必须接听的电话到车厢外接听等,这些都不难把握。至于打呼噜这样的非主观状态,且声音有大有小,可以暂不做明确规定。 当然,设置静音车厢,不意味着在其他车厢可以肆无忌惮地制造噪音。保持旅途安静,是维护良好乘车秩序的必需,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毕竟,在漫长的旅途中,在晴朗的白日,同行者之间进行一些不影响他人的交流,也应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 所以,设立静音车厢,提出更高的要求,维护更好的环境,完全可以一试。当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和习惯后,也许就没有单设静音车厢的必要了。(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愿智能产品带给老年人更多尊严
- 下一篇:[北青报]以什么方式更好地"看见"手艺
相关阅读:
- [工人日报]被恶意“蹭流量”,名人就该站出来说不 06-11
- 法治时评:酱油报告争议,有待权威回应 10-22
- 党报批部分干部端架子:服从组织不容讨价还价 01-27
- [北青报]充分运用技术手段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07-28
- “三个全面”激发改革与法治的同频共振 10-25
- 从公众事件谈“网络暴力” 10-25
- 高尔夫球场的转型“检验”城市规划理念 08-26
- 评论:签“饮酒免责协议”真能免责吗 09-25
- 反垄断没有内外大小之分 09-16
- 山东:3万余项民生事“最多跑一次” 10-17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