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潜入年轻人生活的“笑里藏毒”(2)
记者在微博上搜索了上述相关关键词,在出现许多禁毒类新闻的同时,仍有少数疑似贩卖、诱导吸食“笑气”的违禁内容未被删除。多个微博用户就在微博平台上公然宣传、销售“笑气”气弹,一位微博用户在2019年9月3日发布微博提到,“奶油气弹kayser高纯度打发精品”。 一个名为“介铨”的微博号向记者表示,可以出售相关产品。记者添加了该微博用户提供的微信号,对方表示该产品6盒192元、12盒362元、30盒880元。每盒共有奶油气弹10粒,每粒含有氧化氮气体8克。对方强调,该气弹只出售给餐饮店,新用户一次最多只可以买3盒,但该商家并未跟记者核实身份。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微博上,还有许多年轻人以吸食“笑气”为潮流。一位微博用户发布内容称:民宿里面居然有吸食过的“笑气”瓶、嗨气球……还有本修仙手册,“佩服佩服!” 根据线索,记者进入青年群体追求的所谓“潮流物品”的销售群中。在某个香烟销售群中,一个名为“肉粽弟弟”的用户表示自己因贩卖“笑气”,两年前才被释放,并再三表示:“我十分后悔当时的行为,以后我再也不会碰这种东西了。” 但在该群里,仍有一些人通过与购买者私聊的方式销售“笑气”。一位微信用户就称出售气弹,标价400元一箱,一箱10盒,每盒24支。在其发送的实物图片中,产品的包装上印有“Bestwhip”的英文字样,这就是圈内人熟知的“笑气小钢瓶”。 律师建议加强对“笑气”的监管 实际上,由于缺乏对成瘾性、耐受性、身体危害和非法性的界定,国内法律对“笑气”并未明确定性。换句话说,“笑气”并不在国家规定的毒品范畴内,也没有被纳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范畴。 “‘笑气’虽没有被定义成毒品,但它能导致生理和心理双重成瘾,和毒品的作用机理十分相似。”一毒品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笑气”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实行管制许可,未经许可不得经营。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分析,年轻人追求刺激误入“笑气”陷阱,体现出部分青年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高校与各部门应加强相关教育,以案说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免误入歧途。 周浩建议对“笑气”加强监管,要将其纳入更高级别的限制类清单中,只有这样,法律才能对违法经营的人给予更重的惩罚;安监等部门应对“笑气”的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加强安全监管;对涉嫌违规的上游卖家、下游买家都应加大管理力度、加重惩罚措施;互联网平台也应加强监管,定期对涉嫌发布违禁信息的账号进行整改,并删除其所发布的信息,净化网络环境。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左智越(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大连网安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件 抓获嫌犯13名 04-15
- 江西省去年收取超生罚款33亿 为青海省千倍 12-10
- "网约货运"竟无一起货运 红火背后必有"妖" 03-25
- 四川巴中警方回应“的哥被抢劫”视频:乘客醉酒滋事 07-23
- 段子成真? 男子小区内拿pos机盗刷车载ETC卡近5万元 08-15
- 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困扰消费者 只能自认倒霉吗? 11-22
- 中年男子网上冒充美少年 引诱强迫女童拍摄不雅视频 07-15
- "艺术品公司"套路:免费评估收藏品 拍卖实为骗取保证金 05-31
- 我国去年工程违法转包等情况环比增32% 02-11
- 伊能静被曝与潘粤明急重组家庭 被告称是祝愿 11-0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