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降价保质,患者负担减轻 药品集采带来哪些实惠?(2)
上海市医保局价采处处长龚波说,“4+7”试点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企业不多,加上采购试点范围不大,为体现带量规模效应,因此只有报价最低的药品获得中选资格。但从全国扩围集采开始,品种品规增加,采购量扩大到全国,根据市场竞争格局确定最大可中选企业数量,在第三批集采中,一个品种的最大可中选企业扩大到8家。参与集采的药品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质量水平高,这种情况下的中标不同于以往不区分质量层次的“唯低价是取”。高质量要求的入围门槛也意味着即使中选药品价格低,质量也有保证。 记者采访了一些原来用原研药后来换中选仿制药的患者。在上海市五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服用拜唐苹10多年的林大爷正在开药。上个月,林大爷换了集采中选药品。“一开始害怕效果不好,先开了一盒,一试还不错,就选了。”林大爷说。 五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雷介绍,目前医院用的国家集采药品有26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卡波糖分别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用药,虽然不再是原研药,但每天都能开出200多盒。“这些药品用量大,降幅也大,换药之后效果不错,受到患者的欢迎。”今年4月20日是第二批集采药品落地第一天,不少患者当天专门到医院买药。 对于一些药品降到“超低价”,专家分析,一些小企业在用“超低价”博取中选几率,是因为不中就死,中了还能活下来,但如果后续没有新品种跟进,仍很难存活。相较之下,大企业越来越理性,它们成本控制得好,质量有保证,产品线也稳定,随着市场业态的优化,它们会从中胜出,赢得市场。 有人提出,如此低的价格,企业利润空间太小,会影响创新。多家企业表示,仿制药不涉及研发成本,所以相对来说成本非常低。在很多国家,仿制药都是薄利多销的。要不要降价换市场,企业有自身的战略考虑。 对企业来说,仿制药与创新药是两个体系,不可能靠卖仿制药去赚回研发创新药的钱。从国际经验来看,创新药的融资很少是靠仿制药利润来填补的,更多还是靠资本市场比如风投、股市等渠道融资。 在第三批集采中,江苏豪森药业有6个产品参与投标,5个产品中选。在三批集采中,豪森多个产品大幅降价中选,但并没有影响创新步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集采规则越来越完善,医院执行到位,实际用量远远大于报量,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企业积极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目前有降糖、肿瘤、血液类等领域几个1.1类创新药等待上市。 “专利悬崖”出现了 带量集采让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无法维持高价,价格大幅下降,患者买得起大牌药了 在这几轮集采中,一些高价原研药接连遭遇“专利悬崖”,有人喊原研药要在集采中“撤退”。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原研药“专利悬崖”首次出现是在2018年12月“4+7”试点。当时,原研药吉非替尼报出了547元的全球最低价,比原价下降76%。在业内看来这不仅仅是降价,而是开启了原研药“专利悬崖”的新药价时代。 “专利悬崖”是指原研药专利到期后,由于仿制药品出现导致价格大幅下降的现象。在我国,很多专利药品到期后,仿制药品迟迟未能出现。即使出现也因为没有一致性评价质量认证,在招标时无法确认仿制药质量层次,带量采购没有真正落实,因此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仍然维持高药价,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仿制药无法替代原研药,患者的用药负担居高不下。 “4+7”试点时,情况已经完全改观。第三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已上市,国内首仿药品也已上市,作为第一代产品吉非替尼很快要被市场淘汰。在大量仿制药纷纷通过一致性评价、国家开始组织带量集中采购药品的情况下,原研药吉非替尼的价格“大跳水”成为应对市场竞争的明智选择,成为了我国医药史上的首次“专利悬崖”。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国际空间站上打造出太空最低温 07-29
- 澳警方调查墨尔本恐袭 嫌犯受极端组织影响 11-11
- 铁路跨海大桥的“体检医生” 03-04
- 北京交通局出新规:违法逃交公路通行费将进黑名单 02-16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将享受特殊医保报销政策 01-22
- 中国人权研究会发表文章揭露美国枪支暴力严重践踏人权 08-25
- 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委印发文件 严禁违规公款消费高档白酒 09-26
-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一批"净网""护苗"案件 04-10
- 吉林省设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中心 11-16
- 证券投资、网络治理、房贷利率……一批惠民新规3月起施行 02-2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