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维权行,踩法律红线不行
打假维权行,踩法律红线不行 对于职业打假,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个差评毁店铺,一个投诉就赔钱。很多电商都遇到过“职业打假人”“投诉专业户”的纠缠,有时候只能“破财消灾”。但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名,却从事敲诈勒索牟利的勾当,这样的“打假”要不得。 问:打假为何变成了“假打”? 主持人:打假本来是好事,不仅对商家广告语或者产品质量有督促作用,而且可以提醒消费者谨慎消费。但是,当前一些“打假人”开始利用法律知识或技能为自己牟利,很多“臭味相投”者聚集成群,相互交流“打假”信息线索。从目前消费维权司法实践来看,知假买假行为有形成商业化的趋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人、打假公司(集团),其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敲诈勒索。 问:怎样规制“假打”行为? 主持人:法律专家提醒,“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假打”行为有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 在司法实践中,一些与自身合法权益没有关系或与被投诉事项没有关联的“职业打假人”“投诉专业户”,利用立案登记制度降低门槛之机,反复向行政机关投诉。受理投诉机关无论作出还是不作出处理决定,“职业打假人”都会基于施加压力等目的提起行政诉讼。其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那些与自身合法利益或与被投诉事项没有关联的“职业打假人”“投诉专业户”,他们提起的行政诉讼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问:如何惩戒人为制造的“打假”? 主持人:人为制造的诉讼,既干扰了行政机关的正常管理,也浪费了法院有限的司法资源,使得其他公民正当的投诉权利受到影响。行政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于“假打”投诉要做好市场分析,对于“职业打假人”撤诉行为也要积极跟进,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继续追查,进一步压缩牟利性打假的发生空间。 此外,对商家来说,只有生产和销售合法合规的产品才能经得起考验。 (本期主持人 李万祥)(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紧急叫停加油机旁“扫码支付” 海宁62家加油站整改到位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 新闻分析:波音“星际客机”试飞失利的三个疑问 12-22
- 保研竞争成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尖子生选才如何保障公平 11-01
- 越南警方向中方移交两名经济犯罪嫌疑人 07-17
- 国泰航空:已中止两位机师的雇佣合约 08-15
- 外卖垃圾减量须靠严格的分类制度 08-28
- 浙江省检察院联合生态环境厅成立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 05-14
- 抚养权究竟该归谁 多方因素参考衡量 06-16
- 山西省省长:平遥煤矿事故性质十分恶劣 影响极坏 11-25
- 关注快递业:定好行规 别让包裹搁浅在最后一米 10-24
- 吉林:公安部门跨省追踪为农民工讨回32万元 12-07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