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霸凌咋界定,这个空白该填上了(2)
中友律师事务所律师夏孙明认为,这些看似奇葩的企业规定,其实已经涉嫌违法。 “未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和公示,仅单方面告知的职场规定,不具备法律效应。”夏孙明表示,类似职场上的“体罚”或称为之“变相体罚”“恶搞”等行为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人格尊严、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劳动者可以提起侵权诉讼。 “职场霸凌行为或多或少伴随着暴力及言语侮辱等,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人格权。”夏孙明认为,2021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为此类霸凌行为划上了法律红线。 被霸凌劳动者如何勇敢说不 你遭遇过职场霸凌吗?在微博一项12508人参与的调查中,7025人选择了“有过,职场霸凌很常见”。评论区里有网友留言“控诉”:“被穿小鞋”“劳动成果被冒名顶替”…… 面对职场霸凌,许多人选择隐忍。 “职场霸凌行为频出,一方面反映了一些用人单位的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劳动者的一味忍让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此类行为的发生。”夏孙明认为,面对职场霸凌,劳动者要勇敢说“不”。 “遇到职场霸凌,维权时首先要收集证据,证据包括:书面材料、电子邮件、微信QQ等对话记录、电话录音、现场录像、证人证言等。”杨保全说。 “如果遭遇民事侵权行为,可以直接到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杨保全说,“如果身体受到轻伤以上伤害,遭遇猥亵、诽谤等行为,对方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杨保全提醒,劳动者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事件中,当员工杨某勇敢站出来后,8月24日0时,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官微发文回应称,对相关责任人做出警告、扣绩效工资等相应处理。 8月2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声,表示拟建立银行业从业人员禁入黑名单。 “我国暂无相关法律明确界定职场霸凌行为,这或许会让施暴者钻了空子。”杨保全建议,应在立法层面对职场霸凌行为予以界定,并规定处罚措施。(记者 赵航 乔然)(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法航一架空客A380客机因发动机故障紧急降落 10-03
- 国家药监局:中国将建立疫苗追溯体系明确路径 08-04
- 网络捐款平台屡次被曝信息失真、审核不严 你还信吗? 05-15
- 青岛黄岛区小珠山火灾原因初步查明:违规焊接作业引燃周围枯草 04-30
- “宝宝潮”遭遇“师资缺口” 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还要迈过几道坎 10-17
- 日产董事长涉嫌经济问题被逮捕 11-20
- 深圳体育中心拆除中坍塌 4被困人员中3人死亡 07-09
- 王作英代表:刑事犯罪变化需要不断更新检察理念 05-27
- 不文明游园行为“黑名单”发布 07-25
- 贵州:五项要求确保主题教育扎实有序开展 09-1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