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地 "单打独斗"式维权成历史
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地“单打独斗”式维权成历史 宏观大势 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 日前,最高法根据民事诉讼法与证券法等的相关规定,发布《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于2020年7月31日起施行。随着《规定》的发布,资本市场投资者维权将迎来全新的格局。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已达到1.67亿户,其中95%是中小投资者。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今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版《证券法》,基于资本市场的实际,首次创新地推出了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但诉讼代表人如何推选、诉讼程序、诉讼中实践难题解决方式、如何登记确认等实操性问题,最高法并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如今这一障碍已经消除。 个人以为,在集体诉讼制度推出前,维权短板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维权成本高、维权难、维权贵的问题。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一大特点即为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凝聚力。而且,在此前投资者维权中常常出现诸如立案难、诉讼难、开庭难、执行难等问题,集中表现为维权难。对于维权金额较小的投资者而言,维权成本高、过程冗长,且存在不确定性,本身就会打击其维权的积极性。 而且,即使维权成功,也常出现两个没有“全覆盖”现象,即无法实现对所有利益受损投资者的“全覆盖”和维权投资者损失的“全覆盖”。像万福生科、欣泰电气等欺诈发行案,即使投资者维权时有券商的“先行赔付”亦是如此,投资者提起维权没有达到100%。某些维权案例中,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赔付往往会打折处理。 此外,股市投资者维权还存在维权面过窄的问题。目前,投资者的维权活动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这主要得益于最高法出台了司法解释,其他的像市场上频现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以及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等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投资者还处于欲诉无门的尴尬境地。 多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声称要对违法失信行为“零”容忍,但由于制度建设存在缺陷等原因,违规者没有受到严惩,客观上也成为常态。 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为利益受损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利、成本更低的维权渠道,而最高法的《规定》则让投资者提起证券集体诉讼时更具实操性,因此,相对而言,今后投资者维权时将更容易些,维权难、维权贵,以及中小投资者放弃权利救济,不想诉、不愿诉、不能诉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规定》的出台,无形中也有利于大幅提高违规成本。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将从根本上改变投资者的维权模式,此前投资者个人“单打独斗”式的维权将成为历史。而且,由于集体诉讼涉及投资者众多,且奉行“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原则,在投资者权益得到保护的同时,违规者付出的代价将是非常巨大的。 另一方面,《规定》的出台,既可以产生震慑效果,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高法发布《规定》,实际上意味着证券集体诉讼开始步入实际操作阶段。而且,根据《规定》,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违法行为均被纳入,投资者维权涉及面过窄的局面得到改变,对市场违规行为产生的威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曹中铭(财经评论人)(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今年以来超过120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股票融资 11-11
- 让公众安心用药 疫苗追溯体系明年3月底前建成 12-14
- 26日中小板指跌1.62% 07-26
- 北京:禁止主动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录印发 04-29
- 中兴通讯否认“失信被执行” 12-26
- 黑龙江:户籍业务手续不全可尝试“容缺”办理 12-13
- 港股7日涨0.28% 收报28303.19点 12-07
- 过度营销信用卡,误导销售……这些侵权现象被点名 11-04
- 社会车辆深夜入高校引发网传谣言 涉事车辆被禁止入校 09-24
- 我国学者实现室温下固态可编程的量子处理器 02-0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