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重庆粮食集团整改记:从规范一把手用权做起(2)

2020-07-27 19:22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浏览:手机版

  在深化对王银峰违规选人用人问题的整改过程中,市储备粮公司党委发现该下属企业存在未经集体决策、违规招录干部子女的问题。经过研究,市储备粮公司党委对该下属企业班子集体约谈,依据有关规定解除新招录人员劳动合同。
  约谈后,该下属企业主要领导说:“这些年还是第一次被这样批评,这再一次告诫我们,一定要举一反三、深入整改……”
  上紧全面从严治党发条,使得重庆粮食集团、市储备粮公司政治生态持续修复,逐渐步入扭亏脱困、转型升级新阶段。
  财务总监的腰杆硬了
  今年5月,重庆粮食集团下属凯欣公司购进一批加工材料,该公司财务总监李辉平在对该加工材料支付货款单进行联签联审时,发现收款单位与合同单位名称不一致,也无合同单位的委托书,于是按照“联签制”规定与公司董事长、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总经理沟通,督促相关部门完善了付款委托书。在确认相关事项符合管理规定后,李辉平与董事长、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总经理三人共同在货款单上签了字。
  财务总监之所以敢于如此较真,得益于特殊的制度设计。针对王银峰案暴露的集团“一把手”随意在下属企业拿钱用钱、下属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重庆粮食集团出台向下属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由集团考核、发薪,大额资金收支、投资、融资等实行财务总监与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联签制”,并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双报告”。
  联合监管的思路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也体现在国资委党委、企业党委、纪检监察机关从不同角度统筹解决同一问题。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朱子龙说,试点一开始,就着力推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例如,针对上述财务管理混乱问题,除了粮食集团设立财务总监制度,市国资委还打造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动态监管企业资金调度、投资项目以及决策过程;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企业纪委精准处置财务管理问题背后的违规违纪人员,督促整改落到实处。
  各类监督手段协同贯通,形成了对国企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监管监督的闭环。“大家只要把责任担起来,违规行为即便能一时逃过财务总监的眼睛,也逃不出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的监督机制。”马平川说。(乔子轩)(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