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助力呼伦贝尔农垦绿色发展
大田安装高清摄像头,地里埋藏传感器,机车安装智能终端……这一系列融入互联网+、机械化、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让有着近70年历史的农垦人惊叹不已,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成为今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春播战场上的最大亮点。 智能终端,提高播种质量 春播关键期,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上库力农场第一生产队油菜地里,车长李雪刚正在驾驶安装了机车作业智能终端的机车播种油菜。今年,这个场共有100余台大型机械安装了机车作业智能终端。李雪刚告诉记者:“安装了智能终端后,在驾驶室内就可以实时了解作业和油耗情况。有了这个智能终端,播行直、接茬准,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高了播种质量。而且各项数据的统计汇总,也解决了手工统计数据耗时耗力、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 上库力农场现代农业信息中心“耕云”平台,是以地块为中心构建的农业数字化高效管理平台,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平台。“耕云”平台包含了农业指挥调度、远程视频监管、远程土壤监控等系统,通过机车智能终端、手机移动应用程序、土壤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数据,精准获取农事信息。 通过“耕云”平台实时、动态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农场技术人员可以实时观测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信息,便捷灵活高效地掌握天气变化、灾害预警,按照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和肥料配方,监测作物生长过程中所缺养分、土壤湿度,准确判断作物是否该施肥、浇水或者喷药。 智能平台,给传统农业装上了高科技的“顺风耳”“千里眼”,更给农垦企业开辟出一条科技稳粮丰粮的新途径。 “耕云”平台试运行以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的土地播种面积、作业机车自动上报的农业数据、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的相关数据,经核对准确率接近100%。农场生产部信息中心负责人孔卫东介绍说,工人打开农业信息平台手机应用程序,就可以看到生产任务、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等实时信息。 “耕云”平台可以随时统计生产费用,便于农场控制成本。经测算,50余万亩耕地2019年使用主燃油相比上年节省146吨。今年,上库力农场进一步完善了单车核算方案,根据不同车型确定物耗核算指标和作业确定系数,还积极推广机车耗油监控设备和相关应用程序。驾驶员梁玉琢告诉记者:“手机上直接可以申请零配件更换,第一时间申请、审批,最快速度领取和更换零配件,每台机车油耗、维修情况一目了然,职工修旧利废、勤俭节约的意识大大增强。” 精准施策,保证粮食安全 传统耕种,只能根据小规模实验数据和以往经验开展施肥灌溉作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按照“耕云”平台采集到的大数据,技术人员们坐在信息中心办公室内利用对讲机遥控指挥各类机械开展田间作业,一台大型喷药机正按照所接收到的从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给作物喷施生长需要的微肥。 上库力农场通过建立粮食生产源头管控体系,从种子选配入手,严格管理,采用高精度精选设备,将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入地。按照测土配方,根据土地所需氮磷钾的含量,适量备肥。实时监测草情,实现了灭早灭小,大大减少了化学灭草剂的用量;监测作物长势及时实施喷灌作业。通过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粮食安全实现了源头追溯和管理。 科学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精准农业用药等植保作业,智能实施节水灌溉,探索实践出减肥减药、保护生态、绿色增产的新模式,既保证粮食安全,更保证粮食品质。 负责农业生产的副场长高安起说:“相比传统方式,无人机30分钟就可以采集2000亩土地的基础数据,实时监测叶片氮含量、病虫草害情况、地表有机物覆盖率,相关数据与实验室化验结果完全相符。不得不承认,科技赋能农业之后,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