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民法典合同编立法精神与制度现代化

2020-06-22 10:26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编者按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经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民法典时代的到来。在民法典1260个条文中,合同编占据了526个条文,为各编中条文体量最大的一编,对于民法典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合同编集中体现了民商合一立法精神,其在规范内容、价值追求、具体制度的发展完善方面具有重大变化。本期“观点·专题”邀请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专家就此展开探讨,敬请关注。

民法典合同编立法精神与制度现代化
张平华

  民法典规范内容现代化表现为反映时代需求、多样性的制度设计、规范网络交易或电子商务、规制复杂交易。民法典在价值追求方面的现代化表现为对于效益、安全、公平等价值的追求。

民法典合同编立法精神与制度现代化

顾长河

  合同编集中体现了民法典民商合一精神,民商事合同区分规范的情形增多、民商事合同类型更具开放性。当前人类社会正值向信息文明跨越,可能会推动合同编的内容在未来进一步商法化。

民法典合同编立法精神与制度现代化

 

王玄玮

  民法典的通过将极大促进我国合同制度的发展完善,表现为合同的订立规则更加完善,合同的效力认定更加准确,合同的履行规则更加丰富,合同的解除规则更加合理。
  “观点·专题”研讨嘉宾:
  ◇张平华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长河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玄玮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云南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
  “观点·专题”主持人:
  ◇检察日报社理论部编辑 龚云飞
  规范内容与价值追求现代化
  □张平华
  民法典合同编全面总结了我国合同立法和司法经验,在宏观体例、规范内容、价值追求等方面实现了合同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体例现代化方面包括了公私节分、民商合一、总分结合的形式。在此,仅就规范内容和价值追求现代化展开论述。
  规范内容现代化
  (一)反映时代需求。为践行绿色原则,建设美丽中国,合同编明确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购同权住房制度的要求,规定租赁期限届满后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在总结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实践的基础上,合同编特将“疫情防控”纳入到国家订货任务、指令性任务的需求范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规定实名制客运合同的旅客丢失客票的,可以请求承运人挂失补办。适应知识产权类型多样化、技术开发利用多样化的重大需求,将技术合同的适用范围扩及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等。积极解决“高铁霸座”“公交顾客抢方向盘”等恶劣现象,规定承运人应按照坐票号进行运输;要求旅客对承运人为安全运输所作的合理安排应予以积极协助和配合。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