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网络交友诈骗总有人陷入骗局

2020-05-13 19:20来源:解放日报浏览:手机版
  原标题:一女子跟“联合国医生”恋爱 对方称给她快递130万美元
  网络交友诈骗总有人陷入骗局
  李女士的“英国籍联合国医生”男友要给她快递130万美元,但需先支付36万元关税。李女士向姑妈吴阿姨借钱,准备凑齐关税汇给男友。接受过反诈骗宣传的吴阿姨感到侄女可能遇到电信诈骗,对她进行劝阻,可李女士无动于衷。无奈,吴阿姨只能求助派出所,面对民警的劝阻,李女士仍对“男友”深信不疑。看似疑点重重的诈骗案屡屡发生,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要先支付36万元关税
  5月7日傍晚,市民吴阿姨拉着侄女李女士来到浦东公安分局金杨新村派出所。“我侄女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帮我劝劝她吧。”民警连忙询问李女士具体情况。
  可面对民警的询问,李女士回答得支支吾吾。“没关系,你跟我们说一下,我们帮你分析分析。”在民警耐心劝说下,李女士终于道出实情。原来,李女士之前在网上认识一个自称是“联合国医生”的英国人威廉,双方很快确认恋爱关系。前不久,威廉拍摄了一段保险箱里全是美元的视频发给李女士,声称这是他的全部积蓄,共130万美元,准备交给李女士,并说已通过国际物流寄出来,让她注意查收。
  李女士根据威廉提供的微信号联系上自称是国际物流负责人的英国人大卫。大卫告知她需支付36万元关税才能拿到快递,否则只能退回。但她身边没有这么多钱,只能找姑妈借。
  民警5小时劝醒当事人
  民警判断,李女士遭遇的是典型的网络交友诈骗,可李女士始终觉得威廉很真诚。民警黄泳想到一招,他用熟练的英语通过微信语音联系这名外籍物流负责人大卫,让对方位置共享并打开视频验证,被对方拒绝。“对方担心露馅儿,肯定是骗子。”可李女士仍抱有幻想,认为对方在工作,不方便视频。
  通过交友进行诈骗的案例,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类似被深度洗脑的被害人不少。民警列举了类似案例,并一一指出威廉的疑点。“一直微信联系,为何从不视频”“他的工作证你见过吗”“物流公司到底是哪里的”……经过5个小时的劝阻,李女士才意识到,所谓“联合国医生”是个骗子,“外籍物流公司负责人”其实是“托”。
  “交友骗局”屡见不鲜
  骗局不难识破,为何被害人深信不疑?
  “骗子往往针对被害人设计‘完美伴侣’形象,让被害人陷入感情中。”上海警方此前公布的网络交友诈骗案例中,犯罪嫌疑人专门物色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单身男女,利用被害人渴望爱情、贪图金钱的心理实施诈骗。骗子把自己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女网红”等,也有的在社交平台上把自己伪装成“身世曲折、生活艰难、颜值较高”的女性,利用被害人追求优秀配偶或同情网友曲折经历等方式实施诈骗。
  很多被害人发现被骗也不愿报警,怕案情曝光让家人担心或受责备,承受更大的压力。(记者 邬林桦)(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